筠州圣祖殿诗(其三)

如日在天,靡国不临。筠虽小邦,其有不歆。

东庑西向,谁昔营之。民昏不知,神以不怀。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太阳普照大地,无国不在其照耀下。
筠虽是个小国家,但也有对阳光的向往。

注释

日:太阳。
在:在...之下。
天:天空。
靡:无,没有。
国:国家。
不:否定。
临:照耀。
筠:古代地名,可能指某个小国。
小邦:小国家。
其:它,这里指筠国。
有:存在。
歆:向往,渴望。
东庑:东边的廊屋。
西向:朝向西方。
谁:疑问词,谁。
昔:过去。
营:建造,经营。
之:代词,指廊屋。
民:百姓。
昏:愚昧,不明事理。
不知:不知道。
神:神灵。
以:因为。
不怀:不保佑,不接纳。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对筠州圣祖殿的赞美和对当地民众的教化。"如日在天,靡国不临"运用比喻,将圣祖殿比作高悬的太阳,普照天下,象征其神圣与威严。"筠虽小邦,其有不歆"表达了即使筠州是个小地方,人们也对其崇敬不已。"东庑西向,谁昔营之"询问殿堂的建造者,暗示其历史与功绩。"民昏不知,神以不怀"则批评民众未能理解神明的教诲,暗示需要启蒙和引导。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借圣祖殿赞美先贤功德,并提醒民众应尊崇神明、接受教化的诗歌,体现了宋代士大夫的儒家思想。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筠州圣祖殿诗(其六)

九峰之杉,逍遥之楠。易直且修,弗斫而堪。

新堂有严,四星在南。朝廷之仪,万民所祗。

形式: 四言诗

筠州圣祖殿诗(其二)

于穆圣祖,宅神皇极。降鉴在下,子孙千亿。

羽衣玉佩,旗纛旄节。巍巍煌煌,秩祀万国。

形式: 四言诗

筠州圣祖殿诗(其一)

高安在南,分自豫章。重山复江,鱼鸟之乡。

俗野不文,吏亦怠荒。礼失不知,习为旧常。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筠州圣祖殿诗(其四)

深山之间,野水之滨。礼乐声明,孰见孰闻。

祖庙之严,君臣则存。失而不图,民以罔观。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