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六日记所见

风高月暗云水黄,淮阴夜发朝山阳。

山阳晓雾如细雨,炯炯初日寒无光。

云收雾卷已亭午,有风北来寒欲僵。

忽惊飞雹穿户牖,迅驶不复容遮防。

市人颠沛百贾乱,疾雷一声如颓墙。

使君来呼晚置酒,坐定已复日照廊。

恍疑所见皆梦寐,百种变怪旋消亡。

共言蛟龙厌旧穴,鱼鳖随徙空陂塘。

愚儒无知守章句,论说黑白推何祥。

惟有主人言可用,天寒欲雪饮此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风大月色昏暗,水面泛黄,夜晚从淮阴出发,目标是朝山阳。
山阳早晨的雾像细雨般密集,明亮的太阳却因寒冷而失去了光芒。
云雾散去,正午时分阳光照耀,北风吹来让人几乎冻僵。
忽然间,冰雹如飞,穿透门窗,速度极快无法阻挡。
市场人群慌乱,商贩们也手忙脚乱,一道疾雷声如倒塌的墙壁。
地方长官来迟,晚上设宴,我们坐下后,阳光又洒满走廊。
仿佛所见的一切都像是梦境,各种奇异景象瞬间消失。
众人议论,蛟龙厌倦旧居,鱼类水族跟随迁移,池塘空了。
愚昧的儒生只会死守教条,争论是非黑白,不知所云。
只有主人的话值得倾听,天气寒冷,似乎要下雪,我们举杯共饮。

注释

风高:风力大。
月暗:月色昏暗。
淮阴:地名,今江苏淮安。
朝山阳:朝向山阳方向出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多变的天气场景和社会百态,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风高月暗云水黄,淮阴夜发朝山阳。”诗从一个阴霾、动荡的夜晚开始,天气变化无常,反映出一种不安与紧张的情绪。

“山阳晓雾如细雨,炯炯初日寒无光。”这里的景象转换为清晨的山阳,一片薄雾,如同细雨笼罩,初升的太阳却因雾气而失去了光芒,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寒冷和缺乏希望。

“云收雾卷已亭午,有风北来寒欲僵。”随后,天空中的云雾逐渐散去,但又有一股来自北方的冷风吹拂过来,使得气温骤降,万物似乎都要被冻僵了。

“忽惊飞雹穿户牖,迅驶不复容遮防。”紧接着,一阵突如其来的冰雹像箭一般射向房屋的窗棂,速度快到无法阻挡,这种自然之力的不可预测性和强大震撼了诗人的内心。

“市人颠沛百贾乱,疾雷一声如颓墙。”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街上的人们惊慌失措,各种商贩也被迫混乱不堪,一声巨响的雷鸣更是增添了紧张气氛。

“使君来呼晚置酒,坐定已复日照廊。”在这之后,一位尊贵人物(使君)到来,他叫人摆设宴席,坐在确定的地方时,太阳竟然又重新照耀着走廊,这种对比强烈,显示了生活中的反复无常和希望与绝望的交替。

“恍疑所见皆梦寐,百变怪旋消亡。”诗人因此产生了怀疑,所有所见似乎都像梦境一般,各种变化和奇异现象在转瞬间便不复存在,这种感慨体现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

“共言蛟龙厌旧穴,鱼鳖随徙空陂塘。”人们纷纷议论着传说中的蛟龙如何厌弃了旧居,而鱼鳖则跟随着水流迁移到新的空旷的池塘,这里可能隐喻着时代变迁,物是人非。

“愚儒无知守章句,论说黑白推何祥。”诗中的人物(愚儒)对待传统知识和规章制度持有疑惑之心,但又被迫在其中讨论什么是吉凶的标准,这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之间矛盾的困扰。

“惟有主人言可用,天寒欲雪饮此觞。”最后,诗中提到只有主人的话语值得采纳,在这寒冷即将下雪之际,主张举杯畅饮,这或许是对友情、人生的某种坚守和庆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观察,展现了诗人苏轼对于生命中的不确定性和无常性的深刻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生活和知识的态度以及对于传统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仍邀同赋(其一)刘贡父

去年送刘郎,醉语已惊众。

如今各飘泊,笔砚谁能弄。

我命不在天,羿彀未必中。

作诗聊遣意,老大慵讥讽。

夫子少年时,雄辩轻子贡。

尔来再伤弓,戢翼念前痛。

广陵三日饮,相对恍如梦。

况逢贤主人,白酒泼春瓮。

竹西已挥手,湾口犹屡送。

羡子去安闲,吾邦正喧鬨。

形式: 古风 押[送]韵

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仍邀同赋(其二)孙巨源

三年客京辇,憔悴难具论。

挥汗红尘中,但随马蹄翻。

人情贵往返,不报生祸根。

坐令平生友,终岁不及门。

南来实清旷,但恨无与言。

不谓广陵城,得逢刘与孙。

异趣不两立,譬如王孙猿。

吾侪久相聚,恐见疑排拫。

我褊类中散,子通真巨源。

绝交固未敢,且复东南奔。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仍邀同赋(其三)刘莘老

江陵昔相遇,幕府称上宾。

再见明光宫,峨冠挹搢绅。

如今三见子,坎坷为逐臣。

朝游云霄间,欲分丞相茵。

暮落江湖上,遂与屈子邻。

了不见愠喜,子岂真可人。

邂逅成一欢,醉语出天真。

士方在田里,自比渭与莘。

出试乃大谬,刍狗难重陈。

岁晚多霜露,归耕当及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