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诗

成仁取义在于斯,一死君恩报未迟。

杲日当空存正气,狂澜砥柱起常彝。

孔明未复中原鼎,鹏举空搴二帝旂。

可恨奸回移宋祚,阖门厉鬼泣秦师。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成仁取义的关键在此,为报君恩即使一死也无妨。
明亮的阳光象征着正义,如同砥柱中流,坚守常规。
诸葛亮未能恢复中原统一,大鹏展翅却只能夺取二帝的旗帜。
令人痛恨的是奸邪小人篡夺了宋朝的国运,全家哀哭的鬼魂见证了秦师的悲剧。

注释

成仁:为了仁德而牺牲。
取义:追求道义。
斯:这里。
一死:以死。
君恩:君主的恩情。
杲日:明亮的太阳。
正气:正义之气。
狂澜:巨大的波涛。
砥柱:中流砥柱。
常彝:常规。
孔明:诸葛亮。
中原:中原地区。
鼎:天下。
鹏举:大鹏展翅。
二帝旂:二帝的旗帜。
奸回:奸邪小人。
移宋祚:篡夺宋朝国运。
阖门:全家。
厉鬼:哀哭的鬼魂。
秦师:秦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崧的绝命诗,表达了作者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坚守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首句“成仁取义在于斯,一死君恩报未迟”体现了作者视死如归的决心,认为为了正义和报答君主之恩,即使面临死亡也在所不惜。接下来的“杲日当空存正气,狂澜砥柱起常彝”运用了比喻,将自己比作中流砥柱,象征着在动荡时局中保持正直气节,成为支撑国家的柱石。

“孔明未复中原鼎,鹏举空搴二帝旂”借诸葛亮未能实现光复中原的大业,暗指自己壮志未酬,但仍然像大鹏展翅般试图挽回颓势,恢复国家的尊严。最后一句“可恨奸回移宋祚,阖门厉鬼泣秦师”则表达了对奸佞篡权、国家衰败的愤慨,以及对自己家族可能遭受的不幸的预感,哀叹秦师(敌军)的无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激昂,展现了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悲壮。

收录诗词(1)

徐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瀫波亭(其二)

古县幽亭胜景多,青春啼鸟每相过。

林间石磬风敲竹,水面金蛇日漾波。

得友且须频载酒,爱山何必更扪萝。

我来欲作无何醉,为子敲盘试一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瀫波亭(其一)

瀫波亭下晚维舟,缥缈烟屏翠欲流。

忽地惊雷过溪面,连天吹雪下山头。

汀洲瑟缩藏鸥鹭,涯涘瀰漫失马牛。

自笑劳生日苍鬓,不知来往竟何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东莱先生之墓(其一)

缺月疏星夜己阑,风凄露重逼人寒。

邮亭破晓经行处,不似今朝酷鼻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东莱先生之墓(其三)

先生墓木已成阴,霁月光风何处寻。

只有遗言常烱烱,誓将白首契初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