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孔方伯汝锡

每忆汾阳约,何为代北游。

神交太行迥,调合建安流。

高步云随杖,穷边雪照楼。

虏骄轻出入,吾老重淹留。

厚禄惟思报,严兵只御秋。

材官几人在,国士百年忧。

上古元无战,中丞自有谋。

冰清闲鹤渚,潭冷闭龙湫。

旧社独来去,春醪那唱酬。

相逢话时事,感慨望神州。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榛的《寄孔方伯汝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孔汝锡的深深怀念和未能一同游历代北的遗憾。首联“每忆汾阳约,何为代北游”直接抒发了对往昔约定的回忆和未能成行的疑问,暗含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神交太行迥,调合建安流”运用典故,将自己与孔汝锡的精神交流比作太行山般的深远,又融入了建安时期文人的情怀,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艺术共鸣。

颈联“高步云随杖,穷边雪照楼”描绘了想象中的孔汝锡在边疆的孤独身影,雪光映照下的楼阁更显其境遇的艰辛,也寓含着对友人的牵挂。

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忧虑,以及对个人才能未能施展的感慨,“材官几人在,国士百年忧”,诗人担忧国家栋梁之才的流失,表达了深深的忧患意识。

尾联“相逢话时事,感慨望神州”则设想两人相聚时,他们会共同关注国家的时局变迁,满怀感慨地遥望祖国大地,寄托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描绘与友人的精神交流和对国家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品格。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送高伯宗梁公实二比部祭陵庙

祀典千年重,严趋二妙同。

马嘶川日堕,路转石林通。

旌旆晴光外,山陵王气中。

云深罗俎豆,霜下肃臣工。

明月帝灵在,高秋天宇空。

瞻依增百感,松槚正悲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赠董职方德甫擢光禄卿

三秋心力尽,经略见才雄。

董策今谁在,班铭志已同。

才收卫律叛,更赏霍家功。

神武惟龙准,凭陵自犬戎。

兵张群议后,官转百忧中。

侯火惊燕甸,宵衣想汉宫。

将星寒动塞,卿月夜临空。

尚忆长征子,持戈向北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寄塞上王侍御子梁

君王重简命,尔志在澄清。

节钺分西顾,风云护北征。

羽旗荒外合,骢马雪中行。

直渡桑乾水,还临骠骑营。

九关多猛士,百战有长城。

夜半仍传檄,天寒未解兵。

黑山横宝剑,青海动金钲。

独仗防边策,兼收抗疏名。

虚心当国事,高议见儒生。

壮岁思铭鼎,空言陋请缨。

乘秋摧虏气,计日答皇情。

应遣龙庭使,驰书到玉京。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江南曲

夹岸多垂杨,妾家临野塘。

手拈青杏子,不忍打鸳鸯。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