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挽云亭》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杨圻所作,通过“飞将号楼船”与“德门光梓里”的对比,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飞将号楼船”,运用了典故,借指逝者生前的英勇事迹或非凡成就,如同飞将军李广驾驭战船般威风凛凛,暗示其在生时曾是万人之敌,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和卓越的才能。
次句“昔者当为万人敌”,进一步强调了逝者过去所展现的英雄气概和领袖魅力,仿佛他曾经能够抵挡千军万马,独步天下,展现了其不凡的军事才能或领导力。
后两句“德门光梓里,殁而可祀乡先生”,则转向了对逝者品德的赞美。这里“德门”指的是其家庭或家族的道德风尚,“梓里”则是故乡的意思,表明逝者不仅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在道德品质上也深受家乡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即使去世之后,依然可以作为乡里的楷模,受到祭祀和纪念,体现了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整体而言,《挽云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叙述,既歌颂了逝者生前的辉煌成就,又赞扬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