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宁禅师真赞

此是保宁风度,具眼衲僧试觑。

面孔虽然丑拙,肚里非常峭措。

佛祖一口吞尽,问着当下休去。

却说梁溪觅赞,大小一场露布。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和风格,对保宁禅师进行了高度的赞誉与描绘。首先,"此是保宁风度,具眼衲僧试觑",开篇即点明了保宁禅师的独特风范,"具眼衲僧"指的是有慧眼的僧人,暗示保宁禅师在佛法上的深刻见解。"面孔虽然丑拙,肚里非常峭措",通过对比,形象地展现了保宁禅师外在与内在的反差,强调其内心世界的深邃与智慧。

接着,"佛祖一口吞尽,问着当下休去",运用了禅宗中常用的比喻手法,将保宁禅师的修为比作能一口吞下佛祖,意味着其悟性之高,能够迅速洞察事物的本质,无需多言,一语中的。"却说梁溪觅赞,大小一场露布",最后两句则进一步说明了保宁禅师在禅学界的影响力,"梁溪觅赞"可能是指在梁溪地区寻找赞许或认可,"大小一场露布"则可能暗指其思想或言行在禅林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保宁禅师形象的生动描绘和对其成就的高度赞扬,展现了其在禅宗领域内的卓越地位和深远影响,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高深佛法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王摩诘画渡水罗汉赞

阿罗汉具大神通,飞锡凌空如履实。

渺然巨浸与天永,戏蹑一杯能径渡。

云何溪涧咫尺间,乃有种种难涉相。

前者己济气怡然,后者将涉有难色。

老病扶携壮者负,足探策引褰衣裾。

秘其神力不示人,如畏黄蘖所诃责。

我观一切诸有情,咸具神通并妙用。

空中示现十八变,正眼观时非吉祥。

善哉摩诘老画师,能以毫墨作佛事。

稽首十六大声闻,皆悉回心等正觉。

形式:

雪峰了禅师真赞

粹然而深,如玉在山而珠在渊。

颀然而长,如野鹤之处鸡群。

谓是为了,四大假合,何者是真。

谓是非了,五峰秀出,望之俨然。

道与之貌,丹青所传,其有不得而传者耶。

皓月普分千水影,清光常满一轮中。

形式:

颜鲁公画像赞

英英鲁公,人中之龙。为唐宗臣,见危纳忠。

巨盗起燕,朔部风从。独婴孤城,以抗其锋。

功虽不终,志实可则。间关造朝,号为耆德。

纠缪绳愆,毅然正色。奸邪媚之,摈使去国。

蹇蹇匪躬,险夷一节。迨其耄年,奉使希烈。

气沮凶逆,诚贯金铁。身虽可陨,名不可灭。

岩岩高堂,榜曰忠义。非公遗像,其孰当置。

登斯堂者,宜仰而畏。师友其人,无公是愧。

形式:

故赠谏议大夫了斋陈公真赞

如玉之温,有睟其容。如山之峙,有主其中。

论事有蓍龟之审,知人如衡鉴之公。

金百鍊而不耗,水万折而必东。

置死生于一拾,会理事而皆融。

吾不知其谁氏之学,混儒释而为宗。

兹其所以为了翁者欤。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