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三日举一子

先公七秩后,旦旦望抱孙。

兰芽不我茁,何以慰暝魂。

三复柳州语,每祭为声吞。

晨起闻喤喤,亟向先庙陈。

潸然转出涕,已不逮吾亲。

释子语轮回,闻之辄加嗔。

有客妄附会,谓我具宿根。

琅江老督相,于我乃前身。

一笑妄应之,燕说漫云云。

昨闻正气堂,豫告将雏辰。

在我终弗信,传之颇惊人。

聊以充谈助,用语汤饼宾。

时过而后学,辛苦且难成。

古人重胎教,所以豫兢兢。

儿今已堕地,知觉渐以萌。

荆妻其慎诸,蒙养在稚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五月十三日举一子》,通过诗人的细腻情感和对家庭、后代教育的深切关注,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和对子孙未来的殷切期盼。

诗的开篇“先公七秩后,旦旦望抱孙”,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传承的期待与渴望,以及对子孙后代的深深眷恋。接着,“兰芽不我茁,何以慰暝魂”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未得子嗣比作未长成的兰花,表达了未能实现心愿的遗憾与哀伤。

“三复柳州语,每祭为声吞”则透露出诗人对古代先贤智慧的敬仰,以及在祭拜祖先时内心的沉重与感慨。通过“晨起闻喤喤,亟向先庙陈”这一场景,诗人展现了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与继承,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潸然转出涕,已不逮吾亲”表达了一种深深的遗憾与追悔,诗人意识到自己无法再见到已故的亲人,流露出对亲情的珍惜与怀念。接下来,“释子语轮回,闻之辄加嗔”则反映了诗人对佛教轮回观念的质疑与不满,体现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执着与追求。

“有客妄附会,谓我具宿根。琅江老督相,于我乃前身”这一段,诗人通过想象与客人的对话,表达了对自身命运与前生的思考,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联想,展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与深邃的思想。

“一笑妄应之,燕说漫云云”表明诗人对于这些虚幻的猜测一笑置之,保持了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最后,“昨闻正气堂,豫告将雏辰。在我终弗信,传之颇惊人”描述了诗人听说某处将有新生的消息,虽然内心有所怀疑,但这一消息却让周围人感到震惊,进一步强调了对后代出生的重视与期待。

“聊以充谈助,用语汤饼宾。时过而后学,辛苦且难成。古人重胎教,所以豫兢兢。儿今已堕地,知觉渐以萌。荆妻其慎诸,蒙养在稚龄”则表达了诗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认为胎教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础,提醒妻子在孩子幼小时要精心照料,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家族传承的渴望,也有对亲情的怀念与对子女教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家庭责任的担当。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戏题玉枕兰亭后

昭陵石马汗萧寥,无复黄旗呵濩劳。

输与乾陵翻健甚,风风雨雨打温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儿未浃月而病医家言其体气甚孱漫作以解妇忧

昔我堕地时,百疾相缠摎。

或言此蒲柳,谅哉难望秋。

北堂长涕泗,梦寐含焦愁。

年来成鲜民,孤生委道周。

饥亦莫我饭,寒亦莫我裘。

蓬飘而梗逝,莫拒亦莫留。

酒醒梦断四十秋,病骨不病骨愈虬。

乃知渐老大,未必长脆柔。

所恨春晖不可留,骨则已虬心弗酬。

儿今定似我,清弱亦有由。

风霜所未历,有如草木勾。

善为加调濩,以待元气周。

切莫呼巫觋,邪术最谬悠。

他年阿翁老扶鸠,看儿虬骨进晨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甘谷约以七月初二日过我,届期不至,讯之则曰以租船将到也,诗以谐之(其一)

魏其夜治具,苗藿亦殷然。

岂有催租客,能回访戴船。

秋云暗荒径,潦水淡遥天。

为想蜗庐下,连甍三百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甘谷约以七月初二日过我,届期不至,讯之则曰以租船将到也,诗以谐之(其二)

浃岁吾门巷,无君曳履声。

既驱双竖去,合作四窗行。

来日须怜少,秋光正放清。

人生几两屐,一切且忘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