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五)戊午初度自寿

问讯中秋月,瞥见一眉弯。

婆娑桂影,今年又向桂林看。

蓬矢桑弧初度,罗带玉簪旧识,俯仰十年间。

记得老坡语,颓景薄西山。碧虚人,应笑我,已苍颜。

岁寒耿耿,不改惟有寸心丹。

目断风涛万里,梦绕烟霞一壑,老矣甚时闲。

不愿酒泉郡,愿入玉门关。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时节对月亮的欣赏与感慨。"问讯中秋月,瞥见一眉弯"表达了诗人对明月的向往和美好景致的初步印象。接着"婆娑桂影,今年又向桂林看"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

"蓬矢桑弧初度,罗带玉簪旧识,俯仰十年间"几句,通过对比古代射箭仪式中的蓬矢和个人生活中所佩戴的饰物,表达了时间流逝、人事更替的无常,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往岁月的回忆与眷恋。

"记得老坡语,颓景薄西山。碧虚人,应笑我,已苍颜"中,提及的是唐代诗人杜甫(又称“老坡”),通过引用前人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于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岁寒耿耿,不改惟有寸心丹。目断风涛万里,梦绕烟霞一壑,老矣甚时闲"则是诗人表达了尽管年华渐老,但内心对于文学创作、精神追求的热忱依旧不减。

最后两句"不愿酒泉郡,愿入玉门关"中,诗人通过对比不同地方的偏好,表现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玉门关”象征着高洁、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面对生命流逝时的感悟与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和理想追求的执着。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二)招八窗叔托疾再和

一番蓼花雨,几阵桂枝风。

杖藜多暇,准拟同醉小山重。

底事阮郎清致,苦托休文瘦损,咫尺阻西东。

秋色浩如许,岂可欠诗翁。门前事,都莫问,付杯中。

纷纷蛮触等耳,富贵大槐宫。

何惜振衣而起,相与凭栏一笑,抵掌共谈空。

佳客傥不至,推枕卧云松。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十五)送制参向君玉归里

薄酒长亭别,饱饭故园归。

两年婉婉席上,甘苦每同之。

騄骥群中独步,麋鹿兴前不瞬,孰可与争驰。

力挽不能寸,健翮遽斜飞。经营事,艰难状,老天知。

区区塞马得失,一笑付观棋。

用则风云万里,不用烟霞一壑,两鬓未应丝。

回首乌樯外,鸥鸟自忘机。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六)丁亥送方子南出蜀

行客送行客,况又值新秋。

莼乡此去万里,先我上扁舟。

三载乌奴聚首,异县乡情对语,乘月几登楼。

去去远蜀口,日日望吴头。丹青手,描不就,此离愁。

半生萍梗江汉,别恨最绸缪。

远水长空一色,风顺波平如掌,雁序际天游。

故旧有相问,犹滞剑南州。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再赋

可爱十分月,都无一点云。

清光是处皆有,浑不许人分。

独是大江深处,一片水晶世界,仿佛有微痕。

坐到夜深际,万籁寂无闻。与诸君,同一笑,举芳樽。

素娥自有佳约,何必命红裙。

顷刻参横斗转,归去华胥一觉,玩事任纷纷。

我袖有玉斧,当为整乾坤。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