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悦道开北学之先,千古文明推楚产;
尽瘁为天心所鉴,九重褒赠备荣哀。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颂扬了张百熙先生在学术与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上联“悦道开北学之先,千古文明推楚产”赞美张百熙先生在学术研究上的开创性工作,特别是他在北方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以及他对推动中华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尤其是对楚地文化的推崇,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文明的深刻理解。
下联“尽瘁为天心所鉴,九重褒赠备荣哀”则表达了对张百熙先生一生奉献精神的高度赞扬。这里的“尽瘁”形容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工作态度,“天心所鉴”意味着他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上天的认可,即社会和历史的公正评价。“九重褒赠”指的是皇室或朝廷给予的极高荣誉,显示了张百熙先生受到的崇高礼遇和国家对其贡献的深切认可。“备荣哀”则暗示了其去世后,不仅有荣耀的表彰,也有哀悼的仪式,体现了社会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既展现了张百熙先生在学术与教育领域的成就,也表达了对其一生奉献精神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其逝世后的深切哀悼和纪念。
不详
实业家,以宅畔有珍珠泉,人称“珠泉先生”。初入湘军提督周达武幕。光绪三年(1877)在陈宝箴家任教。1893年主讲玉潭书院。1896年湖南巡抚陈宝箴任命其主持常宁水口山矿,创明窿法采矿,成效颇著,赢利600万两。1903年调任湖南矿务总局提调,升总办。1907年捐主事,加四品衔。后以湘抚保奏,获二等商勋,加三品衔。辛亥革命后归家,不问世事。著有《珠泉草庐文集》、《茭源银场录》等
且凭造物开山骨;欲助君王铸袅蹄。
梅花心似石,姜桂老逾辛,直道事人,曾同铁面龙图论;
蚁穴溃金堤,高门来鬼瞰,谤书盈箧,竟乱苏州刺史肠。
笛曲吹开九面云,看舞袖频翻,风流当忆长沙国;
家山共此三湘水,听乡音无改,雅调如翻渔父词。
天语称古今第一廉吏;外番说朝庭有此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