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笛曲吹开九面云,看舞袖频翻,风流当忆长沙国;
家山共此三湘水,听乡音无改,雅调如翻渔父词。
这首诗巧妙地将音乐与舞蹈之美,以及乡音与故土之思融为一体,展现了浓厚的文化情感和艺术氛围。
“笛曲吹开九面云”,以笛声为引子,仿佛能穿透云层,展现出音乐的魔力和深远。这里的“九面云”并非实指,而是借喻,象征着音乐能够跨越时空,触及心灵深处。
“看舞袖频翻,风流当忆长沙国”,通过描绘舞者轻盈翻飞的衣袖,营造出一种飘逸、灵动的舞蹈景象。同时,提到“长沙国”,不仅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让人联想到长沙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以及其中蕴含的风流韵事。
“家山共此三湘水”,将观众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连,强调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三湘水,泛指湖南地区的主要河流,这里用以象征家乡的山水,表达了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永远牵挂故乡的情怀。
“听乡音无改,雅调如翻渔父词”,最后两句则聚焦于语言和音乐的共鸣。乡音不改,意味着即使远离家乡,那份熟悉的语言仍然能触动人心,唤起对家乡的回忆。而“雅调如翻渔父词”,则是对表演艺术的高度赞誉,将表演比作渔父的诗歌,既体现了艺术的高雅,又寓意着表演如同渔父般贴近生活,充满智慧与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舞蹈、乡音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家乡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人文关怀的艺术场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追求和对故土的深情。
不详
天语称古今第一廉吏;外番说朝庭有此好官。
孙讨逆用兵之地,屡困英雄,赤手浴河山,尽扫鲸鲵舒国愤;
文正公作督以来,再持节钺,白头承雨露,忍攀杨柳别江南。
鸿案德宜家,忆戒旦鸡鸣,星指薇垣光有烂;
鳣堂经教子,幸后昆鹊起,雨从花县泽流甘。
文章道德比庐陵,忆当年研究许书,曾承清训;
气节风裁追涑水,叹此后维持朝局,谁继前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