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忆江南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

恹恹醉,长日小帘栊。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无处觅残红。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翻译

三月暮春时节,花儿凋落后,情意反而更为浓厚。人离开后秋千在月光中静静地悬挂着,拴在杨柳树下的马儿疲倦得都不想迎风嘶叫。停驻在堤边的画船上空无一人。
小帘栊中的人整日感到浑身无力,昏昏欲睡。归家的燕子因为银烛正亮着,不敢飞回巢中。绿树荫内,流浪的黄莺不停地啼叫。春光流逝了,连那凋萎的花也无处可寻。

注释

恹恹:精神不振貌。
“宿燕”句:借用温庭筠《七夕》“银烛有光妨宿燕”诗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花落的江南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忧愁和深沉的情感。开篇“三月暮,花落更情浓”即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三月之时,花瓣纷纷扬落,但这种美景并未带来欢愉,反而是情感更加浓郁和复杂。接下来的“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孤独,人们都已远去,只留下空寂的秋千在月光下轻轻摇曳,而马儿则在杨柳间发出疲惫之声。

“堤畔画船空”一句,更增添了一份凄凉,原本应该是热闹非凡的江南水乡,此刻却是一片空寂。诗人随即写到自己的状态,“恹恹醉,长日小帘栊”,似乎在用酒来消愁,但那份恹恹之感,却难以驱散。

最后两句“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无处觅残红”则是对夜晚景象的描绘,燕子归巢于银色的烛光之外,而啼莺的歌声藏匿在绿意浓郁的树荫里。末了,无论如何寻找,那些已逝的春色都无法觅得,只留下无尽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美好事物的无常感慨,是一篇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巧妙结合的佳作。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望江南/忆江南(其一)赋画灵照女

衣白苎,雪面堕愁鬟。

不识朝云行雨处,空随春梦到人间。留向画图看。

慵临镜,流水洗花颜。

自织苍烟湘泪冷,谁捞明月海波寒。天澹雾漫漫。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梦行云.原注“即六幺花十八”和赵修全韵

簟波皱纤縠。朝炊熟。眠未足。

青奴细腻,未拌真珠斛。

素莲幽怨风前影,搔头斜坠玉。

画阑枕水,垂杨梳雨,青丝乱、如乍沐。

娇笙微韵,晚蝉理秋曲。

翠阴明月胜花夜,那愁春去速。

形式: 词牌: 梦行云

梦芙蓉.赵昌芙蓉图,梅津所藏

西风摇步绮。记长堤骤过,紫骝十里。

断桥南岸,人在晚霞外。锦温花共醉。

当时曾共秋被。

自别霓裳,应红销翠冷,霜枕正慵起。

惨澹西湖柳底。摇荡秋魂,夜月归环佩。

画图重展,惊认旧梳洗。去来双翡翠。

难传眼恨眉意。

梦断琼娘,仙云深路杳,城影蘸流水。

形式: 词牌: 梦芙蓉

清平乐.书栀子扇

柔柯剪翠。胡蝶双飞起。谁堕玉钿花径里。

香带熏风临水。露红滴□秋枝。金泥不染禅衣。

结得同心成了,任教春去多时。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