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少年怪我问如何,何事朝朝醉复歌。
号作乐天应不错,忧愁时少乐时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流露出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特看法。开篇“少年怪我问如何,何事朝朝醉复歌”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年轻人的疑惑,他们不解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地饮酒作乐。这里的“醉复歌”,既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
接着,“号作乐天应不错,忧愁时少乐时多”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想法。诗人认为,如果能通过音乐和欢乐来减少忧愁,那么这样做就不会有错。在这里,白居易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即在快乐中寻找生命的意义,通过艺术和欢庆来平衡内心的忧虑。
整首诗语言浅显、意境明快,体现了诗人推崇的“以乐驱忧”的思想,同时也反映出唐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侧面,即人们在繁华与喧嚣背后寻求精神寄托。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红笺白纸两三束,半是君诗半是书。
经年不展缘身病,今日开看生蠹鱼。
渺渺江陵道,相思远不知。
近来文卷里,半是忆君诗。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游山弄水携诗卷,看月寻花把酒杯。
六事尽思君作伴,几时归到洛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