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寒陌阴风万古悲,儒冠相枕死秦时。
庙前亦有商山路,不学老翁歌紫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名为《旌儒庙》。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沧桑和对古人的怀念。首句“寒陌阴风万古悲”,描绘了一种萧瑟的秋冬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过往文明的无限哀思。这里,“寒陌”指的是荒凉的道路,“阴风”则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
接下来的“儒冠相枕死秦时”,诗人借用了历史上的儒家学者被秦始皇坑杀的事迹,表达了对知识分子悲惨命运的同情。这里,“儒冠”指的是儒家的士子,他们在秦朝时期遭遇了灭顶之灾。
第三句“庙前亦有商山路”,则转向具体的地理环境,可能是诗人所面对的一处景象。“不学老翁歌紫芝”,这句话表明诗人虽然身处这样一个历史沉重的地方,但他自己并没有去学习或模仿那些古代的贤者(如“老翁”)去寻找传说中的灵芝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历史事件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尊崇与思考,以及对个人处境的自我定位。
不详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留情深处驻横波,敛翠凝红一曲歌。
明月下楼人未散,共愁三径是天河。
相持未定各为君,秦政山河此地分。
力尽乌江千载后,古沟芳草起寒云。
碧烟秋寺泛潮来,水浸城根古堞摧。
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
髣髴欲当三五夕,万蝉清杂乱泉纹。
钓鱼船上一尊酒,月出渡头零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