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器从来不独工,镰为农具古今同。

芟馀禾稼连云远,除去荒芜捲地空。

低控一钩长似月,轻挥尺刃捷如风。

因时杀物皆天道,不尔何收岁杪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镰》由元代诗人王祯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镰刀作为农具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独特价值。

首句“利器从来不独工”,开篇即点明了镰刀作为工具的独特性与实用性,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接着,“镰为农具古今同”一句,强调了镰刀作为农业工具的普遍性和悠久历史,从古至今,它始终是农民们不可或缺的伙伴。

“芟馀禾稼连云远,除去荒芜捲地空。”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镰刀在农田中的使用场景。通过“芟”字,形象地表现了收割农作物的过程,仿佛连绵的云彩一般,将成熟的庄稼一一割下;而“捲地空”则展现了清除杂草后的土地一片洁净,形象地展示了镰刀在去除荒芜方面的高效能。

“低控一钩长似月,轻挥尺刃捷如风。”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镰刀的设计与使用效果。将镰刀的刀刃比作“一钩长似月”,既突出了其形状之美,也暗示了其锋利无比;“轻挥尺刃捷如风”则形容了使用镰刀时动作的流畅与迅速,如同疾风般快速而精准。

最后,“因时杀物皆天道,不尔何收岁杪功。”这两句揭示了镰刀在农业生产中的深层意义。它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体现。通过适时地收割和清除,既体现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也是为了确保年终丰收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镰》诗通过对镰刀这一简单农具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实用价值,更蕴含了对自然、劳动与时间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智慧与哲学。

收录诗词(52)

王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推镰

北方寒早多晚禾,赤茎乌粒连山阿。

霜馀日薄熟且过,脆落不耐挥刈何。

因物制器用靡他,田夫已见伐长柯。

一钩偃月镰新磨,置之叉头行两砣。

仍加修杖双眉蛾,推拥捷胜轮走坡。

左捩忽若持横戈,原头积穗云长拖。

秋成助敛知时和,欲充粝食无饥魔。

北风捲地翻长河,此时镰也收加多,试向田翁云此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百鍊出锻工,修薄见良铁。

架木作梁横,错刃成齿列。

直斜随墨弦,来去霏轻屑。

傥遇盘错间,利器乃能别。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田荡

农事方殷春已归,绿云满掘春秧齐。

秧马既具田成畦,尚欠有物平水泥。

横木叉头手自携,荡磨泥面如排挤。

人畜一过饶足蹄,却行一抹前踪迷。

莹滑如展黄玻瓈,插莳足使无高低。

处污不染濯清溪,归来自洁从高栖。

一遇诗人经品题,附名农谱名始跻,愿言永用同锄犁。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乔扦

江乡新霁稻初收,缚竹为扦可寄留。

白水有时深鼎足,黄云随意挂叉头。

丰年有象居人喜,滞穗无遗寡妇愁。

稼事毕时仍有用,不妨场圃作量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