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渊明咏贫士(其二)

人生自沈静,岂得意非干。

宜哉扬执戟,三世不徙官。

穷冬无完褐,尽日止一餐。

美芹终不献,晨曝尚馀寒。

手种老松树,苍然霜雪颜。

政尔有佳思,清风吾掩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吴莱对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咏贫士》的和作,通过描绘贫士的生活境遇与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陶渊明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共鸣。

首句“人生自沈静”,开篇即点出贫士虽身处困顿,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接下来,“岂得意非干”则进一步强调了贫士并非因追求名利而致贫,而是出于高尚的理想和追求,这种精神的高洁令人敬佩。

“宜哉扬执戟,三世不徙官。”这里引用了汉代名将扬雄的故事,以扬雄坚守节操、不为官位所动来比喻贫士的坚守与坚持,赞扬了他们不随波逐流、不改初心的品质。

“穷冬无完褐,尽日止一餐。”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贫士在严冬中衣食艰难的生活状态,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体现了贫士生活的简朴与精神的富足。

“美芹终不献,晨曝尚馀寒。”“美芹”原指献策,此处暗喻贫士虽有才华,却不愿为了功名利禄而献身,宁愿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晨曝尚馀寒”则表现了贫士即使在寒冷的早晨也愿意接受阳光的温暖,象征着他们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温暖。

“手种老松树,苍然霜雪颜。”这两句描绘了贫士亲手种植的老松树,历经岁月沧桑,依旧坚韧不拔,象征着贫士虽身处逆境,但内心坚定如松,不畏艰难。

“政尔有佳思,清风吾掩关。”最后两句表达了贫士在困境中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清风,诗人选择关闭门户,似乎是在与外界隔绝的同时,也与自己的心灵深处对话,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贫士生活境遇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深入理解和高度赞赏,同时也传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21)

吴莱(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陶渊明咏贫士(其三)

举世尚驰骛,飘如风中篷。

上书争眩鬻,言语自称工。

谁欤持清节,乃见楚两龚。

黄尘随手拂,白日与心同。

有荣方觉辱,无屈岂求通。

誓追辽海鹤,插翅以相从。

形式: 古风

早秋偶然作寄宋景濂四首(其一)

我病三月久,问言此何时。

山林日摇落,草木欲变衰。

忽来临青镜,何故摘白髭。

千里复万里,远哉鸿雁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早秋偶然作寄宋景濂四首(其三)

悠悠秋夜长,梦觉秋月霁。

有才宁及人,无学敢求蜕。

挥来河水弦,削作泰山砺。

吁嗟祁孔宾,得失毫发际。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岁初喜大人回自岭南遂携儿谔北行送之(其一)

乍喜吾亲返,还携稚子行。

风沙千里道,雨露九重城。

旧帆江潮远,新装岭瘴清。

长秋官属盛,去可接簪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