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伯玉四川行省都事

浣花溪上草堂存,今见能诗几代孙。

橘刺藤梢隐丛竹,椒浆桂酒荐芳荪。

日长画省文书静,春近岷江雪浪奔。

我向东吴君向蜀,别离从古解销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此诗《送杜伯玉四川行省都事》由元代诗人赵孟頫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友人杜伯玉即将前往四川行省任职的送别之情,以及对杜伯玉此行的深切关怀与祝福。

首联“浣花溪上草堂存,今见能诗几代孙。”以浣花溪旁的草堂为背景,暗含对杜伯玉才情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杜家世代皆有才华,诗才出众。此处将自然景观与人物命运巧妙结合,既展现了杜伯玉的家族传承,也预示了他未来的文采飞扬。

颔联“橘刺藤梢隐丛竹,椒浆桂酒荐芳荪。”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橘刺、藤梢、丛竹、椒浆、桂酒、芳荪,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寓意着杜伯玉即将踏上旅途,如同踏入一片未知的丛林,但内心却充满希望与期待,正如佳酿般醇厚而芬芳。

颈联“日长画省文书静,春近岷江雪浪奔。”转而描绘杜伯玉在官场中的日常,日长文书静,意味着工作繁忙但内心宁静,而春近岷江雪浪奔,则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岷江春水激荡,象征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即将到来。这一联既表达了对杜伯玉工作状态的肯定,也寄托了对他在新环境中能够有所作为的美好祝愿。

尾联“我向东吴君向蜀,别离从古解销魂。”直接点明了送别的主题,诗人与杜伯玉分别的方向不同,一个向东吴,一个向蜀地,表达了离别的伤感。然而,“别离从古解销魂”一句,又透露出了一种豁达与理解,暗示了古人对于离别的普遍情感体验,以及对友情与别离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哲思,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收录诗词(549)

赵孟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字:子昂
  • 号:松雪
  • 籍贯:松雪道
  • 生卒年:1254—1322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李秀才见赠

曾是先皇侍从班,龙髯飞去竟难攀。

重来赤日黄尘里,梦到清泉白石间。

岂有文章供世用,久判渔钓与云閒。

何当便理南归棹,呼酒登楼看弁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岳德敬提举甘肃儒学

苦欲留君君不留,奋髯跨马走甘州。

功名到手不可避,富贵逼人那得休。

春酒蒲萄歌窈窕,秋沙苜蓿饱骅骝。

儒冠也有封侯相,万里归来尚黑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赠放烟火者

人间巧艺夺天工,鍊药燃灯清昼同。

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阶红。

纷纷灿烂如星陨,㸌㸌喧豗似火攻。

后夜再翻花上锦,不愁零乱向东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温雪峰诗迹

出拥旌麾一俊臣,归寻松竹作闲人。

龙蛇留遗人间世,泉石逍遥物外身。

自古神仙皆旷达,由来豪杰岂埃尘。

山川良是诸孙老,华表归来又几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