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汉君子馆砖为苗仙露作

驱车有客河间道,抱得残经映衰草。

礼士贤王汉古风,昔人已往今人老。

传诗博士毛公里,筑馆犹闻说君子。

花砖两字堕荒郊,拾出苍苔是谁氏。

苗君苗君生此间,虫鱼事业寸心闲。

古文日夜磨风雨,刍玉驹场宝一斑。

黄金台摧空幽燕,荒唐陈事都可怜。

苦求东海童男药,工数西园姹女钱。

好贤谁识真儒者,后来剩有开元瓦。

苍茫同首日华宫,客到斜阳多驻马。

苗君手拓细临窗,土质霜华墨沈浓。

金丝鲁壁无人得,白首葩经忆此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端木国瑚的《河间汉君子馆砖为苗仙露作》描绘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面。诗的开篇以驾车过河间的场景起兴,引出了一本残破的古经和周边衰败的景色,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接着,诗人提及毛公里博士和君子馆,强调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诗中提到的“花砖两字堕荒郊”和“黄金台摧空幽燕”,进一步渲染了遗迹的荒凉,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诗人苗君被塑造为在此地生活的贤者,他致力于古文研究,如同磨砺宝剑般精益求精,其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在风雨中显得尤为可贵。

后半部分,诗人借“苦求东海童男药”和“工数西园姹女钱”的典故,寓言式地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知识价值的珍视。然而,“好贤谁识真儒者”一句揭示了当时社会对真正贤才的忽视,只剩下开元时期的遗迹作为见证。

结尾处,诗人描述了苗君亲手拓印古砖的细节,以及砖上的墨迹在霜华中显得更为深沉,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寄寓了对人才的呼唤和对文化的坚守。

收录诗词(17)

端木国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袁君松门歌

琉璃划天开芷村,松云如盖飞古门。

千年老虬作人立,脂香著地垂秋痕。

袁君倚岩发长啸,竹根刻杯吟紫魂。

琳书贝册尽消受,残山剩水谁与论?

有时快念贾岛佛,二十八宿胸中扪。

粲花何人识此意,至今惟有碧鸡存。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题江韬叔诗集(其一)

造物太无赖,何心生此才。

寒饥出诗骨,烽火爨琴材。

宰相能捐粟,穷交为酌罍。

犹然士不遇,《二鸟赋》堪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江韬叔诗集(其二)

古锦囊忽至,韬之深复深。

梅花间一物,山石后孤吟。

此手故无敌,彼苍元有心。

天梯不到处,特纵谪仙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登峨眉山用李青莲诗韵(其一)

导江来岷山,嵯峨实无匹。

瑶草杂丹砂,灵异靡能悉。

其间数百里,峨眉尤特出。

中多绿字书,皆言长生术。

仙人紫鸾车,手抱瑶姬瑟。

碌碌尘土中,俗缘谁得毕。

坐令多名山,一一对面失。

感此信恣意,林泉娱暇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