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采莲曲

花券裁红,香筒吹绿。轻拿踏遍江南曲。

莲心苦里尚回甘,藕丝断后从谁续。

翠帔银泥,钿筐金粟。牵云曳雪相思属。

弄波莫便采珠还,露房秋泪红盈掬。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采莲曲》是清代词人郑文焯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采莲的情景。"花券裁红,香筒吹绿",形象地展现了采莲女工们精心制作莲蓬的场景,色彩鲜艳,充满生活气息。"轻拿踏遍江南曲",描绘了她们轻盈的脚步和优美的身姿在江南水乡的曲径中穿梭。

"莲心苦里尚回甘,藕丝断后从谁续",借莲子的苦涩与甘甜,寓意人生的起落和情感的曲折,暗示了采莲女子内心的坚韧与期待。"翠帔银泥,钿筐金粟",通过描绘她们的服饰,展现出女性的娇美与勤劳。

"牵云曳雪相思属",运用比喻,将女子的心比作牵动云彩、洁白如雪的思绪,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弄波莫便采珠还,露房秋泪红盈掬",最后两句寓言丰富,劝诫采莲女子不要轻易放弃,暗示了对美好爱情的坚守,以及面对挫折时的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采莲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情感世界,具有浓厚的江南水乡风情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玉梅令

沧波旧苑,又入清风券。春阴护、傍家池馆。

有药阑几曲,掩袂再来看。珍丛未谢,梦云已远。

吴缣蜀锦,新诗能换,十年事、暗惊雨散。

问山阳旧侣,到此更谁过,空邻笛、绕花吹遍。

形式: 词牌: 玉梅令

绮寮怨.宣武城南夜集感事和清真

白眼看天如醉,梦云谁唤醒。

糁绮陌、舞絮狂尘,伤春泪,漫洒新亭。

微茫西山一角,沧波底,日落山更青。

但怪他,片石无言,冤禽恨,抵死填海盈。

旷望去天几程。

珠宫旧事,仙才枉说飞璚,月冷风清,羽衣谱,敛愁听。

苕苕凤楼残点,独立尽,五更情。漂花满城。

东风不到处,花又零。

形式: 词牌: 绮寮怨

还京乐

放愁地,说与沧江旧曲谁重理。

纵翠纱笼句,白雪笑我,仙才空费。

又故山归后,残春事与浮名委。

镇断送明日,陌上看花閒泪。向清波底。

见文章、流锦名花,诉尽东风,零落旧味。

堪嗟冶叶倡条,傍凡门、艳数桃李。

恨迢迢,拌玉剑埋云,金刀断水。

料得西楼月,窥人还自憔悴。

形式: 词牌: 还京乐

夜飞鹊.出南郭望西山和清真别情

城南有情月,知我悽其,临别更送清辉。

吟边白发已愁尽,京尘依旧缁衣。

烟霄旷回眺,看仙山楼阁,海戍旌旗。

长安梦短,过津亭、酒醒偏迟。

身似十年江燕,帘幕易秋风,残社空归。

休问乌衣故国,寻常陌巷,重到应迷。

数峰缺处,倩苍云、补向天齐。

但红桑成亩,青芜变海,弱水还西。

形式: 词牌: 夜飞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