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径山佛日杲禅师于虎丘

此老云相似,何天不往还。

打包龙井寺,持钵虎丘山。

一别经年事,相逢半日间。

向来参底语,不堕有无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这位老者常言相似,为何不能常常往返。
他提着茶壶走过龙井寺,手持饭钵漫步虎丘山。
多年未见的事情,今日重逢仅半天。
一直以来的禅修话语,不陷入有无的分别之中。

注释

此老:这位老者。
云相似:常说类似的话。
何天:为何。
不往还:不能常常往返。
打包:提着。
龙井寺:杭州的著名寺庙。
持钵:手持饭钵。
虎丘山:苏州的名胜。
一别:久别。
经年事:多年的事情。
相逢:重逢。
半日间:半天时间。
向来:一直以来。
参底语:禅修的话语。
不堕:不陷入。
有无间:有与无的界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谒径山佛日杲禅师于虎丘》。诗中,诗人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对禅师佛日杲的敬仰和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此老云相似,何天不往还"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景仰,认为他的德行高洁如同云般飘逸,令人向往;"打包龙井寺,持钵虎丘山"则描绘了禅师在名刹龙井寺和虎丘山之间游历修行的生活,体现了他的禅意生活和足迹之广;"一别经年事,相逢半日间"感慨时光流转,虽然久别,但重逢之日短暂而珍贵;最后两句"向来参底语,不堕有无间"则是对禅师深邃智慧的赞美,言其言语深奥,不拘泥于世俗的有无对立,透彻领悟佛法真谛。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敬仰,也展现了禅宗思想的深远影响,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逮子作亭于官舍明清堂后种竹殆千竿余名其亭以留客取老杜竹深留客处之句因题二小诗云(其一)

行到竹穷处,有亭佳可游。

境因吾子胜,客为此君留。

娟净经时雨,萧梢六月秋。

岂无他草树,泾渭不同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逮子作亭于官舍明清堂后种竹殆千竿余名其亭以留客取老杜竹深留客处之句因题二小诗云(其二)

种竹无他事,林间与客游。

自应携手入,安用闭门留。

静可过僧夏,清宜对奕秋。

衰翁九节杖,来往亦风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逮子赴湖南漕司举寄之

举子忙如此,槐花细细开。

吾儿承诏去,有客附书来。

鹤发风前帽,鸡头月下杯。

衰年馀几许,胜日不同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逮子得龙团胜雪茶两胯以归予其直万钱云

移人尤物众谈誇,持以趋庭意可嘉。

鲑菜自无三九种,龙团空取十千茶。

烹尝便恐成灾怪,把玩那能定等差。

赖有前贤小团例,一囊深贮只传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