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氏逸清堂

逸人在山泽,境静心自清。

树堂不必广,取适三四楹。

几席何所有,图书浩纵横。

尊罍时复具,客至辄与倾。

东风散庭树,众鸟相和鸣。

高歌有至乐,所乐非世情。

食薇卧首阳,空留苦节名。

旧衣起草庐,勋业竟何成。

士师与乘田,行义不在荣。

嗟嗟雷夫子,吾知得其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林间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氛围。诗人以“逸人在山泽,境静心自清”开篇,点明了主人公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状态。接着,通过描述“树堂不必广,取适三四楹”,展现了隐居之所虽不宏大,但足以满足心灵的舒适与自在。

“几席何所有,图书浩纵横”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简朴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书籍堆叠,知识如海,反映了主人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随后,“尊罍时复具,客至辄与倾”则展示了主人待客的热情与生活的情趣,即使简陋,也能以酒会友,共享欢愉。

“东风散庭树,众鸟相和鸣”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景象,春风轻拂,树木摇曳,百鸟齐鸣,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最后,“高歌有至乐,所乐非世情”表达了主人公超越世俗的快乐,他的快乐源自内心的平和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食薇卧首阳,空留苦节名”引用了伯夷、叔齐的故事,他们因反对周武王伐纣而隐居首阳山,以野菜为食,最终饿死。这里借以表达主人公虽有高尚的节操,但未能实现功业,留下的是空名。接下来,“旧衣起草庐,勋业竟何成”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虽有理想与抱负,却未能在世间留下显著的功绩。

“士师与乘田,行义不在荣”则指出真正的道德与行为的价值并不在于外在的荣誉与地位,而在于内心的修养与实践。最后,“嗟嗟雷夫子,吾知得其生”是对主人公的感慨与赞美,认为他能够过上符合自己心意的生活,是值得尊敬与羡慕的。

整首诗通过对雷氏逸清堂主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斸黄独

雨歇林气凉,草没涧西路。

荷锄入深幽,石边欣一遇。

长歌对白云,清风满山树。

向来垂涕人,遥遥千载慕。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采芹

深渚芹生密,浅渚芹生稀。

采稀不濡足,采密畏沾衣。

凌晨携筐去,及午行歌归。

道逢李将军,驰兽春乘肥。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霜下菊

英英当窗菊,独于霜下妍。

谁知婉娩姿,中自抱贞坚。

众卉值阳和,竞媚东风前。

当时岂不好,于今乃凄然。

昔人曾谓此,能为制颓年。

吾生宁复尔,但用写幽悁。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西涧独行忆相空

今旦风日好,独寻西涧行。

丛梅未尽拆,幽兰已复生。

树头暖光泛,石罅新泉鸣。

遇境意自适,思与良友并。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