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动物比喻和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感慨。"瘈狗无不噬,弊木无不摽",形象地描绘出恶势力的无所不用其极,如同狂犬般攻击一切,连破败的木头也不放过。"重黎卒死难,劲节殊皎皎",暗指忠贞者在艰难中坚守,其品性尤为突出。
"许子盗所憎,要领安得保",借许由不受尧禅让的典故,批评那些出于私欲而背叛原则的人,质疑他们的安全。接下来的"异哉立联徐,骈首岂同道",则揭示了看似团结实则价值观不合的现象,暗示了作者对于表面一致背后的分歧感到困惑。
"袁许吾伤之,决去胡不蚤",诗人对袁世凯和许世英的行为表示痛心,并遗憾他们未能早日做出正确的抉择。最后两句"何人与湔雪,未可恃苍昊",表达出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忧虑,认为没有人能依靠天意来清洗污秽,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哀叹。
整首诗情感激昂,寓言深刻,体现了郑孝胥作为清末遗老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时局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