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耳百年经僻陋,眉山二老继驱除。

形式: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张庭坚之手,名为《句》。诗中以“儋耳百年经僻陋,眉山二老继驱除”两句,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地理环境相结合,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儋耳百年经僻陋”,描绘了儋耳之地自古以来的偏远闭塞,历经百年的沧桑变迁。这里使用“僻陋”一词,形象地刻画出儋耳地区远离繁华、交通不便、文化相对落后的自然环境特征。通过“百年”这一时间跨度,强调了这种偏远状态的持久性,同时也暗示了儋耳地区在历史长河中的默默无闻。

“眉山二老继驱除”,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颂扬。这里的“眉山”并非指具体的地理位置,而是借用了苏轼(字子瞻)及其父苏洵(字子由)的合称,他们都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大家,被后世尊称为“眉山三苏”。通过“二老”这一称呼,表达了对苏轼及其父亲在文学、政治等方面卓越贡献的肯定。“继驱除”一词,既体现了苏氏父子在各自领域内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也暗含了他们在推动社会进步、文化发展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整首诗通过对比儋耳之地的偏远与苏氏父子的杰出成就,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也蕴含了对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相互作用的深刻思考。通过简短的两句,张庭坚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对话场景,使得读者在欣赏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厚重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

张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北山松轩

梢云阻日引清风,抱石盘根造物工。

凌厉四时同一色,不知何岁植岩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游嘉祐院登般若台

萦回岩岫拥高楼,饮海拿云走翠虬。

欲问此台名般若,一轮明月照中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游日山

岚光咫尺见山扃,候得潮来一苇轻。

惨惨晚堂看日色,森森古殿对江城。

风敲寒玉惊僧睡,岩落澌冰认雨声。

不是平生曾到处,因缘今日此中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樗轩线泉及闻琴

竹引高山一线泉,细如丝发亦涓涓。

莫嫌此去沧溟远,流水更听琴上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