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山中杂兴(其一)

众峰如涌潮,城孤若小艇。

客居倚青峭,佳处要须领。

朝霭淡益秀,流泉响逾静,屋顶得初霁,阶前落山影。

尘心夙所袪,百事浮云等。

惟应读我书,销此佳日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良年的《贵阳山中杂兴(其一)》描绘了山中独特的景致和诗人的心境。首句“众峰如涌潮”运用比喻,生动展现了山峰起伏连绵,如同潮水般壮观。而“城孤若小艇”则以小艇作比,形象地刻画出城市在群山环绕中的孤独与渺小。

诗人寓居于这青峭的山间,深知“佳处要须领”,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领悟。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朝霭淡益秀”描绘早晨薄雾中的山色更加清秀,“流泉响逾静”则以泉水声衬托环境的宁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幽深与宁谧。

“屋顶得初霁,阶前落山影”两句,写出了雨后初晴的景象,阳光透过屋顶,阶前投下山的影子,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诗人借此表达心境的澄明,尘世烦恼仿佛消散,一切事物都如浮云般淡然。

最后两句“尘心夙所袪,百事浮云等”直抒胸臆,表示诗人已经去除尘俗之心,将世间琐事看淡,只剩下阅读诗书的乐趣,希望能在这美好的山中度过悠长的日子。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贵阳山中的景色,同时也传达了诗人超脱尘世、享受自然的心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43)

李良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贵阳山中杂兴(其二)

山阁多晚阴,断崖横瘦树。

阑风江上来,泠然脆巾屦。

青藤不须携,前岗延旅伫。

远畴引晴绿,势与鸡山互。

帕女汲泉归,墟童荷锄去。

苗俗古难驯,时平亦有务。

丹砂白凿间,我辙当少住。

形式: 古风

贵阳山中杂兴(其三)

有水复有山,岂云非佳胜。

昨来桥上眠,临流俯涓靓。

玉峡束江腰,红栏竹间映。

山矾落不扫,一夜没樵径。

忽破水禽栖,僧坊数声磬。

形式: 古风

忆方虎客宛温

牂牁秋绿晚萋萋,五十邮亭到越溪。

不敢更嗟乡国远,有人还在万峰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题幸蜀图

掩尘黄帕哀琵琶,延秋门上乌哑哑。

侍臣趋朝漏未息,岂知辇道吹秦沙。

蛾眉绝影清渭水,太子始控飞龙騧。

手挥红甘祀香魄,尚有生荔来天涯。

三银船本少年事,臣倜进酒君王嗟。

倚毫写此图者谁,伯驹好手今犹夸。

山根潺湲碧无底,阁道蛣屈梯穿霞。

法仗细琐不暇整,从官触热欹乌纱。

就中缓辔意态殊,三郎捉鞭非翠华。

金盆皇孙不可认,疑是羽葆风回遮。

宫人军装或雁次,或稍前却载以车。

明驼夹道卧石罅,奚奴避日攀槎丫。

长鞦短鞚挂一发,高者蚁附低旋蜗。

此皆左膊印风字,尾侧赭汗流三花。

不使蹴踏渔阳儿,首俯耳帖何为耶?

峡耕无人峡田绿,悬流淙淙水满畬。

薄云千里带村角,忽转细径疏篱斜。

似闻子规响深壑,何有雪羽相笼笯。

白头父老出不意,亲见万乘临山家。

当年驰驿写嘉陵,化为飞烬随黄麻。

蜀山嵌空说王宰,讵有真迹留涪巴。

即今皴染渐剥落,松煤不复浓于鸦。

昔人画此意有托,眼明且爱烟峦赊。

黔南开府擅珍赏,更束缥带缄红牙。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