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待春来,春又到,花底自徘徊。

春浅花迟,携酒为春催。

可堪碧小红微,黄轻紫艳,东风外、妆点池台。

且衔杯。无奈年少心情,看花能几回。

春自年年,花自为春开。

是他春为花愁,花因春瘦,花残后、人未归来。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翻译

等待春天来临,春天再次到来,我在花丛中独自徘徊。
春天尚浅,花开得晚,我带着酒去催促春天的到来。
怎能忍受那娇小的绿色和微红的花朵,黄色轻盈,紫色鲜艳,都在东风之外装饰着池塘和亭台。
暂且举杯畅饮。无奈青春的心情,还能有多少次赏花的机会。
春天年复一年,花朵自然为了春天开放。
或许是春天为花朵而忧虑,花朵因春天而憔悴,等到花凋零后,人仍未归返。

注释

待:等待。
徘徊:来回走动,此处指流连观赏。
花迟:花开得晚。
催:催促。
碧小红微:形容花朵颜色淡雅。
妆点:装饰。
衔杯:举杯饮酒。
无奈:无可奈何。
年少心情:青春的情感。
看花能几回:能有多少次赏花的机会。
春为花愁:春天为花朵的盛开而担忧。
花因春瘦:花朵因春天而显得憔悴。

鉴赏

这首宋词《祝英台近》是陈允平所作,以春天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词中通过细腻描绘春花的盛开与凋零,寄托了对青春易逝、人事难料的深深惋惜。

"待春来,春又到,花底自徘徊",诗人以拟人手法,写花儿在等待春天的到来,仿佛在犹豫不决,流露出对春光的期待和珍惜。"春浅花迟,携酒为春催",他带着酒去催促春天的到来,希望能延长春光,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可堪碧小红微,黄轻紫艳,东风外、妆点池台",描绘了春天的各种花卉色彩斑斓,装点着池台,展现出春天的生机盎然。然而,"无奈年少心情,看花能几回",诗人感叹青春易逝,能够欣赏这样美景的日子有限。

"春自年年,花自为春开",春天年复一年,花朵自然地绽放,但"是他春为花愁,花因春瘦",春天似乎也为花朵的凋零而感伤,花朵因为春天的离去而显得憔悴。最后,"花残后、人未归来",诗人借花残春尽,寓言人事变迁,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天为载体,抒发了人生的无常和对青春的留恋,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348)

陈允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字:君衡
  • 号:西麓
  •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 生卒年:1215-1220

相关古诗词

秋霁.平湖秋月

千顷玻璃,远送目斜阳,渐下林阒。

题叶人归,采菱舟散,望中水天一色。碾空桂魄。

玉绳低转云无迹。有素鸥,闲伴夜深,呼棹过环碧。

相思万里,顿隔婵媛,几回琼台,同驻鸾翼。

对西风、恁谁问取,人间那得有今夕。

应笑广寒宫殿窄。

露冷烟淡,还看数点残星,两行新雁,倚楼横笛。

形式: 词牌: 秋霁

秋蕊香

晚酌宜城酒暖。玉软嫩红潮面。醉中窈窕度娇眼。

不识愁深恨浅。绣窗一缕香绒线。系双燕。

海棠满地夕阳远。明月笙歌别院。

形式: 词牌: 秋蕊香

绕佛阁

暮烟半敛。云护澹月,斜照楼馆。春夜偏短。

一床耿耿,孤灯晃帏幔。玉壶漏满。

天外渐觉,归雁声远。离思凄婉。

重怀执手,东风翠蘋岸。

料想凤楼人,倦绣回文停彩线。

憔悴泪积,香销娇粉面。叹暗老年光,隙驹流箭。

梦中空见。漫惹起相思,芳意迷乱。

锦笺重向纱窗展。

形式: 词牌: 绕佛阁

绛都春.旧上声韵,今改平声

秋千倦倚,正海棠半坼,不耐春寒。

殢雨弄晴,飞梭庭院绣帘闲。梅妆欲试芳情懒。

翠颦愁入眉弯。雾蝉香冷,霞绡泪揾,恨袭湘兰。

悄悄池台步晚。任红薰杏靥,碧沁苔痕。

燕子未来,东风无语又黄昏。琴心不度春云远。

断肠难托啼鹃。夜深犹倚,垂杨二十四阑。

形式: 词牌: 绛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