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德安过东林寺读始祖唐御史公诗韵六首(其四)

下马日停午,阴云解驳时。

纵观须尽兴,重到恐难期。

花雨红飘径,松岚翠滴枝。

前峰高见塔,指点是天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行旅途中所见之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首句“下马日停午,阴云解驳时”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旅途中的一个瞬间,马儿下鞍,时间静止在正午时分,阴云间或散开,光线与阴影交织,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接着,“纵观须尽兴,重到恐难期”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深深陶醉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似乎在说,要尽情欣赏这眼前的美景,因为再次来到这里可能遥不可期,流露出一种珍惜当下、把握瞬间的情感。

“花雨红飘径,松岚翠滴枝”两句则将视线转向了具体的自然景观。红花如雨般飘落于小径之上,色彩斑斓;而松树与山岚相映成趣,翠绿的松枝仿佛被山间的雾气轻轻点染,生机勃勃。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丽,也暗示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力。

最后,“前峰高见塔,指点是天池”则引人遐想,仿佛在引导读者想象远处山峰上高耸的佛塔,以及那传说中的天池,激发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短暂与美好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47)

黄仲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往德安过东林寺读始祖唐御史公诗韵六首(其五)

纵忙须暂住,周览更何时。

山色千年在,人生百岁期。

香斜风入榭,花落鸟争枝。

瀹茗浇吟吻,山僧汲小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往德安过东林寺读始祖唐御史公诗韵六首(其六)

未了公家事,匆匆少暇时。

偶因逢老衲,聊共话心期。

倦骥悲尘皂,痴鸠忆故枝。

君恩犹未报,行路敢差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一)

昔年曾过此,犹记暮春时。

骢马重来日,隙驹三载期。

云閒经雨岫,花发向阳枝。

春草撩诗兴,分青入古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二)

青山如有待,不改昔年时。

重到宁非幸,佳游不负期。

乱云生石罅,一鸟啭花枝。

昨夜知经雨,幽庭水满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