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德安过东林寺读始祖唐御史公诗韵六首(其六)

未了公家事,匆匆少暇时。

偶因逢老衲,聊共话心期。

倦骥悲尘皂,痴鸠忆故枝。

君恩犹未报,行路敢差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公务繁忙之余,偶然与一位老僧交谈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未了公家事,匆匆少暇时”点明了主人公忙碌的工作状态,公务缠身,难得有片刻闲暇。这种生活状态是许多古代文人官员的常态,他们往往被繁重的政务所累,难以抽身享受宁静的生活。

接着,“偶因逢老衲,聊共话心期”描述了主人公在忙碌之余,偶然遇到了一位老僧,两人便开始交谈起来。这里的“老衲”指的是和尚,通过与僧人的对话,主人公得以暂时放下公务,与对方分享内心的想法和期望,寻求心灵的慰藉。

“倦骥悲尘皂,痴鸠忆故枝”这一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疲惫的骏马和痴情的鸠鸟。骏马在尘土中奔跑,感到疲惫和悲伤;鸠鸟思念着过去的树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和哀愁。

最后,“君恩犹未报,行路敢差池”则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尽忠职守、报答君王恩泽的愧疚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前行的路上不敢有任何差错,体现了对职责的敬畏和对未来的谨慎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主人公在公务繁忙之余,寻求心灵寄托和反思人生的状态,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责任的深思。

收录诗词(647)

黄仲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一)

昔年曾过此,犹记暮春时。

骢马重来日,隙驹三载期。

云閒经雨岫,花发向阳枝。

春草撩诗兴,分青入古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二)

青山如有待,不改昔年时。

重到宁非幸,佳游不负期。

乱云生石罅,一鸟啭花枝。

昨夜知经雨,幽庭水满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三)

慧远因陶令,高名著昔时。

虎溪同笑傲,莲社共襟期。

故址更新宇,乔林非旧枝。

千年遗迹在,惟说两荷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四)

问道浔阳郡,诸生候几时。

未穷残日兴,仍拟复来期。

霁景酣春意,红芳间绿枝。

山中春社过,飞燕乱差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