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二首(其一)

旌旗倒北风,霜霰逐南鸿。

夜救龙城急,朝焚虏帐空。

骨销金镞在,鬓改玉关中。

却想羲轩氏,无人尚战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军旗在北风中倒伏,霜雪和冰雹追随着南飞的大雁。
夜晚紧急救援龙城,清晨敌人的营帐已被焚为空无。
战士的遗骨消逝了但箭头犹存,守边将士的鬓发在玉门关内逐渐斑白。
回想起伏羲轩辕的年代,那时人们并不崇尚战争的功绩。

注释

旌旗:古代用以指挥或开道的旗帜。
倒北风:被北风吹得倒伏。
霜霰:霜和霰,指细小的冰粒。
南鸿:往南飞的大雁。
夜救:夜晚实施救援。
龙城:泛指边塞重镇。
朝焚:清晨焚烧。
虏帐:敌人的营帐。
骨销:遗骨消逝,此处指牺牲的战士。
金镞:金属制的箭头,代指武器。
鬓改:鬓发变色,指年岁已高或经历沧桑。
玉关:玉门关,古代西北边塞的重要关隘,这里代指边疆。
羲轩氏:伏羲和轩辕(黄帝)的合称,代表远古时期的帝王,这里泛指上古时代。
无人尚战功:没有人崇尚通过战争获取的功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和士兵们的艰苦生活。"旌旗倒北风,霜霰逐南鸿"两句,形象地表达了战事频仍的紧张气氛,旌旗在北风中飘扬,霜霰随着南飞的大雁一同出现,给人以严冬来临、战乱不息的感觉。"夜救龙城急,朝焚虏帐空"则展示了士兵们日以继夜地奋战和破坏敌军营帐的情景,展现出战争的紧迫与毁灭。

"骨销金镞在,鬓改玉关中"两句,通过对比手中的武器和头上的饰物,暗示了战争给士兵个人带来的沧桑巨变。"却想羲轩氏,无人尚战功"最后一句,则是一种感慨之情,羲轩是古代圣人黄帝的车夫,能驯服神兽,引导民众,而今朝战争连绵,却无人能够像羲轩那样有所建树,只剩下无尽的战事和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战争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古代圣人的怀想,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期战争状态下的悲凉与失望。

收录诗词(174)

马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 字:虞臣
  •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 生卒年:799—869

相关古诗词

塞下曲二首(其二)

广漠云凝惨,日斜飞霰生。

烧山搜猛兽,伏道击回兵。

风折旗竿曲,沙埋树杪平。

黄云飞旦夕,偏奏苦寒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新秋雨霁宿王处士东郊

夕阳逢一雨,夜木洗清阴。

露气竹窗静,秋光云月深。

煎尝灵药味,话及故山心。

得意两不寐,微风生玉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降,竟夕自悲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楚江怀古三首(其二)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芦洲生早雾,兰隰下微霜。

列宿分穷野,空流注大荒。

看山候明月,聊自整云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