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弯崎至罗汉门杂咏(其三)

流水弯环土岸崩,下临无地古亭坑。

须知缺处人工补,可有扶栏护客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景象。首句“流水弯环土岸崩”,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水流绕过弯曲的土岸,而土岸因水流侵蚀已崩塌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接着,“下临无地古亭坑”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峻与古老,仿佛让人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须知缺处人工补”则转而赞扬人类智慧与努力,面对自然的缺失或破坏,人们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修补和改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与和谐。最后一句“可有扶栏护客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经过修复后的区域,设置扶栏以保护行人安全的情景,既体现了对过往的尊重,也预示着对未来发展的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变迁,更蕴含了对人类文明进步与自然环境保护的思考,以及对和谐共生理念的追求。

收录诗词(14)

郑兼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三年(1798)解元。是福建名解元之一,《台湾县志》、《台湾府志》纂修者

  • 号:六亭
  • 籍贯:福建德化三班硕杰
  • 生卒年:1758~1822

相关古诗词

由弯崎至罗汉门杂咏(其四)

海外青山入版图,红毛遗迹属模糊。

峰头雨暗怨鸯岭,有客来寻打鹿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由弯崎至罗汉门杂咏(其五)

每得山窝便有村,田庐鸡犬长儿孙。

东行岭尽烟千顷,罗汉天开内外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由弯崎至罗汉门杂咏(其六)

脉络分明记大乌,山形指掌考成图。

亲经足迹今输我,能补修书一字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喜李提军舟师至

海外孤城困一方,陡看军气长戎行。

潮声风送西关迥,帆影云连北线长。

扼要谁容通断港,成功终久藉馀艎。

楼船坐据威名重,不道将军少智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