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律(其二)

毒蜂成一窠,高挂恶木枝。

行人百步外,目断魂亦飞。

长安大道边,挟弹谁家儿。

右手持金丸,引满无所疑。

一中纷下来,势若风雨随。

身如万箭攒,宛转迷所之。

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几。

形式: 古风

翻译

毒蜂聚集成一窝,高高挂在恶劣的树枝上。
行人远远在百步之外,目光望穿心也随之飞翔。
这发生在长安的大道旁边,是谁家的孩子手持弹弓。
他右手紧握金色的弹丸,拉满弓弦毫不犹豫。
一旦弹丸射出,纷纷落下,犹如风雨般迅猛。
他的身体仿佛被无数箭矢攒射,辗转挣扎不知所措。
虽然心中充满愤恨,却不知这状况还能持续多久。

注释

毒蜂:含有剧毒的蜜蜂。
恶木:恶劣或不祥的树木。
行人:路上的行人。
目断:目光无法追踪。
长安大道:古代中国的首都长安的主要道路。
挟弹:拿着弹弓。
金丸:金属制成的弹丸。
引满:拉开弓弦到满月状。
纷下来:纷纷落下的样子。
势若风雨:势头猛烈如同风雨。
攒:密集攒射。
宛转:曲折、辗转。
疾恶心:强烈的愤恨之心。
奈何:无奈, 不知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危险和紧张的氛围,通过对毒蜂恶木的生动描述,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凶猛与威胁。"毒蜂成一窠,高挂恶木枝"形象地表达了蜂巢悬挂在不祥之树上,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危险。而"行人百步外,目断魂亦飞"则描绘了一种超越视觉距离的恐惧,即使远离蜂窠,内心深处也无法摆脱那种恐慌和不安。

诗歌中还穿插了人物的形象和心理活动。"长安大道边,挟弹谁家儿"中的"谁家儿"可能是一位年轻的射手,他在长安的大道上准备着对抗这些危险。而"右手持金丸,引满无所疑"则展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一种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与果敢。

然而,在这种紧张的情境下,即便是勇士也无法完全控制局势。"一中纷下来,势若风雨随"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蜂群攻击,它们如同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威胁着射手的安全。紧接着,"身如万箭攒,宛转迷所之"则形象地描述了射手在这场突袭中的慌乱和无措,他就像被无数箭矢包围一般,不知如何是好。

最后两句"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几"表达了一种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尽管内心充满了对蜂群的愤恨与反击之意,但面对这不断的威胁和危机,射手仍旧感到迷茫,不知这场战斗将会持续多久。

整首诗通过精妙的语言和生动的情境描写,展现了一种内心的紧张与外界的凶险,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自然面前既有的脆弱与无力。

收录诗词(4)

苏涣(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变律(其三)

养蚕为素丝,叶尽蚕不老。

倾筐对空林,此意向谁道。

一女不得织,万夫受其寒。

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难。

祸亦不在大,福亦不在先。

世路险孟门,吾徒当勉旃。

形式: 古风

赠零陵僧

张颠没在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

零陵沙门继其后,新书大字大如斗。

兴来走笔如旋风,醉后耳热心更凶。

忽如裴旻舞双剑,七星错落缠蛟龙。

又如吴生画鬼神,魑魅魍魉惊本身。

钩锁相连势不绝,倔强毒蛇争屈铁。

西河舞剑气凌云,孤蓬自振唯有君。

今日华堂看洒落,四座喧呼叹佳作。

回首邀余赋一章,欲令羡价齐钟张。

琅诵囗句三百字,何似醉僧颠复狂。

忽然告我游南溟,言祈亚相求大名。

亚相书翰凌献之,见君绝意必深知。

南中纸价当日贵,只恐贪泉成墨池。

形式: 古风

与夫同咏诗(其一)

楚水平如镜,周回白鸟飞。

金陵几多地,一去不知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与夫同咏诗(其二)

还吴东去过澄城,楼上清风酒半醒。

想得到家春已暮,海棠千树已凋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