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源洞观葛翁筇化石唐时游人入洞见石壁题葛翁诗有松门石径茸芳草落花满院香沉沉二句因足之

观源洞外泉淙淙,葛翁遗下青竹筇。

化为石脊导我过,驯扰如法骑龙公。

深入洞天春色晓,松门石径茸芳草。

落花满院香沈沈,嫣红浅紫无人扫。

玉女当年载酒来,箫声吹落凤凰台。

曲终都逐仙官去,闲杀飞英点碧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观源洞的所见所感,以葛翁的遗迹和自然景观为线索,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首句“观源洞外泉淙淙”以潺潺流水声开篇,引出葛翁留下的青竹筇,象征着历史的痕迹和古人的风雅。接下来,“化为石脊导我过”和“驯扰如法骑龙公”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将石头赋予了生命力,仿佛在引导和陪伴诗人前行。

进入洞天后,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深入洞天春色晓”,松门石径两旁是茸茸芳草,环境清新宜人。“落花满院香沈沈”进一步渲染了洞内的宁静与美丽,花瓣飘落,香气浓郁,却无人打扰。诗人追忆起“玉女当年载酒来”的传说,想象着昔日的繁华与仙意。

最后两句“曲终都逐仙官去,闲杀飞英点碧苔”以音乐和花落的意象,表达了对超凡世界的向往和对人间繁华的淡然,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深敬畏与热爱。

收录诗词(12)

王文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上界三峰从神湖望夜乐池还憩青羊石

罡风吹衣裂,补缀来片云。

禹步登上界,下视云中君。

神湖遥接夜乐水,傍守青羊作长跪。

白环之树丹刚林,空青万条玉间金。

风泉纷起响琴筑,琅琅九奏八会调仙音。

东极天,浮黎国,老聃一开紫字帙,举授青真东海童,尹喜玄观求不得。

求不得,将何之,先吾闻道吾之师。

跽请丫角青童儿,童儿为言子可教。

可教隔一尘,不见琼花玉蕊更翻新。

朝跨青鸾暮赤凤,白波浩淼连天津。

红颜春树一挥手,日魂月魄自转河车轮。

河车轮,驻景方,他时东海波不扬。

我骑东海青石羊,太清上界封云篆,缥缈三峰环绕神湖光。

子盍求我乐池上,神虎销魔一轴开琳琅。

尹喜授记别,童儿狡狯掉此舌。

东华玉女击西盈,神真自向华存说。

上元降敕扶广山,六甲灵飞授刘彻。

蟠桃岁熟阅三千,尹喜头颅卉回雪,知否曾来学宝诀。

我今唤起石羊群,太霞一曲排空闻。

袖得三峰归下界,绘图一炷妙香薰。

形式: 古风

寻轩辕集遗庵不得

轩辕道士素狡狯,使我不见轩辕庵。

长安轻易走万里,故林何不停飞骖。

忆昔天街承秘旨,道是金盘白鹊死。

更令老夫射覆乎,上笑先生蚤知矣。

傍侍美女千桃花,道士怪丑一笑差。

慌忙谢过面兀突,人人涕泣鸠盘茶。

忽忆罗浮旧有宅,豆蔻离支荐新碧。

草草书成四十年,拂袖归来山月白。

月白山青一举卮,发垂沥沥酒如丝。

即今何物为刍狗,皮陆空传七字诗。

形式: 古风

吕公导余游飞水潭

笠屐坏色衣,冲雨寻飞泉。

枫人蹑我后,维摩导我前。

缘崖面峭壁,震惊两耳边。

竭蹶赴山亭,大叫龙喷涎。

急溜泻岩肋,下注硗确穿。

破空一激响,个个冰花圆。

忽为蝴蝶飞,十百回翩跹。

扑散万银竹,荡开千炉烟。

中洼一丈石,迹之见藕船。

驾言汎天湖,鼓枻凌颠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大洲

山水漭洄冱,千里环高峡。

南靖连苍梧,奔流势不乏。

登橹寻大洲,其源泻两胁。

粤西山蜿蜒,倾卸当天压。

一枝盘旋龙,水汇双岐夹。

龙性郁不舒,节寸遭威胁。

一怒陡飞空,奋张万鳞甲。

引颈落大洲,浪眺波喷喝。

天山地水灵,分来江口插。

愿汝学希夷,瞑宜蛰龙法。

醉乡不可沽,那敢言荷锸。

苍头倒敝囊,惊疑剑出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