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生活画卷。诗人通过“图隐”、“懒斋”、“澹园”等词语,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意境。"数椽兰作室,十亩竹为垣",以兰花与翠竹作为居室与围墙的象征,不仅体现了环境的高雅清幽,也暗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静有琴樽对,僻无车马喧",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宁静与远离尘世的喧嚣,琴樽相伴,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然。最后,“避居非傲物,吾道拙中存”,则表达了诗人并非孤傲自守,而是坚守着自己的人生之道,即使在看似“拙”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纷扰世界中保持自我、寻求精神寄托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