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

又指烟波算路岐,此生多是厌羁离。

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

里巷半空兵过后,水云初冷雁来时。

扁舟未得如君去,空向沧江梦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遥想烟波中的道路,这一生常感厌倦漂泊分离。
正值秋叶飘零之际,我们又要分别,还未登山临水已心中悲凉。
街巷大多在战乱后空荡,水云间刚有寒意,大雁南飞的时节。
我虽有小舟,却无法像你那样离去,只能在梦中追寻那苍江的思绪。

注释

烟波:形容水面雾气迷蒙,象征着远方或迷茫的生活。
羁离:束缚、分离,指厌倦了漂泊不定的生活。
摇落:秋天树叶凋落,象征着萧瑟和变迁。
别:离别。
兵过后:战争之后,暗示社会动荡和家园荒废。
水云初冷:水面上的云气初显寒冷,形容秋季气候。
扁舟:小船,象征着诗人自己的漂泊生活。
梦所思:梦中思念的对象,可能是远方的人或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诗人在送别的场合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旅途生活的无奈。"又指烟波算路岐,此生多是厌羁离"两句,通过对旅程中景物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于行走江湖、漂泊不定的生活感到厌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法摆脱世俗羁绊的情感。

"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两句,则是说在秋天果实成熟而易于脱落的时节,朋友又要离去,这种离别之情已经让人心中充满了悲凉。这里的"摇落"和"别"字眼,极富画面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里巷半空兵过后,水云初冷雁来时"两句,描绘了一种战争之后的萧瑟景象和天气转凉时候大雁南飞的情景,这些都是离别之情的外在映射,增添了诗歌的苍凉感。

最后两句"扁舟未得如君去,空向沧江梦所思"则是说诗人自己还没有找到可以离开这里的机会,只能空自向着那条河流(沧江)发呆,思考心中所思。这里的"扁舟"形象,传达了一种渴望逃离现状却又无从做起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对远方朋友的怀念。

收录诗词(104)

崔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善音律,尤善长笛,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句,推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也多写旅愁之作。其《春夕旅怀》[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颇为传诵。《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 字:礼山
  • 籍贯:《唐才子传》说是江南
  • 生卒年:888

相关古诗词

途中感怀寄青城李明府

鳞鬣催残志未休,壮心翻是此身雠。

并闻寒雨多因夜,不得乡书又到秋。

耕钓旧交吟好忆,雪霜危栈去堪愁。

如何只是三年别,君著朱衣我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宿庐山绝顶山舍

一磴出林端,千峰次第看。

长闲如未遂,暂到亦应难。

谷树云埋老,僧窗瀑影寒。

自嫌心不达,向此梦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寄青城山颢禅师

怀师不可攀,师往杳冥间。

林下谁闻法,尘中只见山。

终年人不到,尽日鸟空还。

曾听无生说,应怜独未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寄舅

中朝轩冕内,久绝宁家亲。

白社同孤立,青云独并伸。

致君期折槛,举职在埋轮。

须信尧庭草,犹能指佞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