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二十七首(其十二)

知人良不易,毁誉多诪张。

人心殊爱憎,众口异雌黄。

叔孙短仲尼,轲谤由臧仓。

欧朱若人言,君子为豺狼。

皎皎明月珠,污泥閟其光。

兰蕙岂不馥,斩刈焉得芳。

世事每错乱,颠倒迷四方。

弃置莫重陈,重陈人心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评价的多变。诗人以“知人良不易”开篇,指出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并非易事,接着通过“毁誉多诪张”描绘了人们在赞誉与批评之间摇摆不定的矛盾心理。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人心的爱憎分明和众口的纷纭不一,通过叔孙对孔子的诋毁、孟子因臧仓而受谤等历史典故,形象地展示了舆论的力量如何扭曲真相。

“欧朱若人言,君子为豺狼”一句,诗人借欧、朱二人之口,讽刺了那些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言论,将原本正直的君子比作凶残的豺狼,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强烈批判。接下来,“皎皎明月珠,污泥閟其光”运用比喻,将高尚的人才比作明亮的珍珠,却被污浊的社会环境所遮蔽,无法展现其应有的光芒,寓意着人才被埋没的悲剧。

“兰蕙岂不馥,斩刈焉得芳”则以兰花和蕙草的芬芳难以在被砍伐后得到展现,象征着才华横溢之人若遭受不公对待,其成就与贡献也难以被社会认可。最后,“世事每错乱,颠倒迷四方”总结了社会现实的混乱与不公,人们的判断常常迷失方向。“弃置莫重陈,重陈人心伤”告诫人们不要反复诉说过去的伤痛,以免再次伤害人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性、社会评价、人才遭遇等多方面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人性光辉的渴望,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切忧虑。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二十七首(其十三)

孔翠耀文彩,雕笼苦长羁。

冥鸿翔云端,弋者空慕思。

局蹐牛络锦,容与龟曳泥。

洛下叹陆生,东门悲李斯。

无利害岂及,无荣辱焉施。

乃知沮溺流,未可轻瑕疵。

形式: 古风

拟古二十七首(其十四)

幽居悄长夜,孤吟步中庭。

澄澄天宇静,金波淡微明。

众星何历历,八九罗纵横。

仰首望星月,低头念平生。

星月岂不光,无缘表忠诚。

四顾将何依,黯然独伤情。

形式: 古风

拟古二十七首(其十五)

莽莽宇宙间,人物何琐屑。

志士欲自见,慷慨负奇节。

握瑾怀兰荃,冰霜凛孤洁。

造物忌皎皎,万事成瓦裂。

世若无公言,愤懑当泣血。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拟古二十七首(其十六)

万事等刍狗,所贵惟此身。

六凿相披攘,汩没丧天真。

人生非金石,今古一旦昏。

朱颜不禁秋,飒然变埃尘。

古来贤豪士,用世多苦辛。

身后竟如何,漫有空名存。

空名载方册,逝者宁复闻。

徒令雌黄徒,颠倒播喉唇。

飘摇广成子,脱屣离垢氛。

乘云驾飞龙,万古谁能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