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二十七首(其十三)

孔翠耀文彩,雕笼苦长羁。

冥鸿翔云端,弋者空慕思。

局蹐牛络锦,容与龟曳泥。

洛下叹陆生,东门悲李斯。

无利害岂及,无荣辱焉施。

乃知沮溺流,未可轻瑕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鸟类的命运和处境,探讨了自由与束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诗人以孔雀、翠鸟、雕鹰、鸿雁等形象为载体,描绘了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不满。

首先,诗中提到的“孔翠耀文彩,雕笼苦长羁”,将孔雀和雕鹰置于不同的境地进行对比。孔雀在华丽的雕笼中,虽然拥有美丽的羽毛,却失去了自由飞翔的机会,象征着被束缚的美。而雕鹰则在天空中翱翔,尽管可能面临捕猎者的威胁,但其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象征着追求自由的精神。

接着,“冥鸿翔云端,弋者空慕思”进一步强调了自由的重要性。鸿雁在云端自由飞翔,即使受到猎人的仰慕,也无法改变其自然的生存状态。这暗示了真正的自由是无法被外界力量所剥夺的。

“局蹐牛络锦,容与龟曳泥”则通过牛和龟的形象,展现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牛被束缚在络锦之中,象征着被社会规则和期望所限制的生活;而龟在泥泞中缓慢前行,象征着一种顺应自然、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

最后,“洛下叹陆生,东门悲李斯”引用了历史人物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陆生和李斯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人生选择和命运。陆生或许过着相对自由的生活,而李斯则可能因追求权力和地位而陷入困境。这反映了个人选择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

“无利害岂及,无荣辱焉施”表达了对无欲无求、超脱世俗观念的向往。在没有利益得失和荣辱评价的世界里,人们或许能更接近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乃知沮溺流,未可轻瑕疵”则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指出追求自由与理想并非易事,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同时,也提醒人们不应轻易否定那些看似有瑕疵的生活方式或选择,因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历史故事,深刻探讨了自由、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个人在追求自由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它鼓励读者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心灵的自由与满足,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二十七首(其十四)

幽居悄长夜,孤吟步中庭。

澄澄天宇静,金波淡微明。

众星何历历,八九罗纵横。

仰首望星月,低头念平生。

星月岂不光,无缘表忠诚。

四顾将何依,黯然独伤情。

形式: 古风

拟古二十七首(其十五)

莽莽宇宙间,人物何琐屑。

志士欲自见,慷慨负奇节。

握瑾怀兰荃,冰霜凛孤洁。

造物忌皎皎,万事成瓦裂。

世若无公言,愤懑当泣血。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拟古二十七首(其十六)

万事等刍狗,所贵惟此身。

六凿相披攘,汩没丧天真。

人生非金石,今古一旦昏。

朱颜不禁秋,飒然变埃尘。

古来贤豪士,用世多苦辛。

身后竟如何,漫有空名存。

空名载方册,逝者宁复闻。

徒令雌黄徒,颠倒播喉唇。

飘摇广成子,脱屣离垢氛。

乘云驾飞龙,万古谁能驯。

形式: 古风

拟古二十七首(其十七)

我思避世士,乃在匡山陬。

身与浮云閒,心与造物游。

躬耕岂不劳,田野日休休。

有酒且孤斟,得句还自讴。

黄鹄举千仞,万事同一沤。

孤怀信高鶱,清风邈难俦。

望之不可及,使我中心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