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源泉

丛祠郁苍翠,万古藏清幽。

泠然石上足,不逐苍波流。

长风索我御,欲举仍迟留。

白云何山来,相对亦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游览山泉的体验,充满了自然与心灵的交融。首先,“丛祠郁苍翠,万古藏清幽”两句,以“丛祠”点明了地点,即一处隐匿于苍翠丛中的古老庙宇或神社,其环境之幽静,仿佛自古以来便如此,引人遐想。接着,“泠然石上足,不逐苍波流”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泉水的清澈与恒定,即便是在动荡的环境中,泉水依然保持其本色,不随波逐流,象征着内心的坚定与纯净。

“长风索我御,欲举仍迟留”一句,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表达了对自由与力量的向往,但又在某种犹豫中停留,可能是在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或是内心深处的某种矛盾与挣扎。最后,“白云何山来,相对亦悠悠”将视角转向天空,白云从远处的山间飘来,与诗人相对,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暗示着心灵的平静与宇宙的广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元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玉溪精庐

居然山四颓,危槛俯晴春。

川气生不极,翠润流衣巾。

林阴起薄暮,酒色生微醺。

歌声忽落谷,惊归欲飞云。

形式: 古风

隐仙谷

山川含太古,风气如未开。

中有幽栖人,日暮斸苍苔。

吾胸素羲皇,人世不可谐。

此地复何地,恍若登春台。

山扃掩对峙,石径迷萦回。

桑麻连水竹,屋宇依山崖。

燕南避世谣,千古知我怀。

横渠百世师,一区竟相乖。

知音得元老,龙门有遗斋。

贱子孤旅人,念此良悠哉!

于世岂有望,居山亦无媒。

举杯对山灵,欲去仍徘徊。

他年要胜迹,此驾当招来。

形式: 古风

游云水庵

乘春奋幽潜,观化登丘山。

哀淙闻远壑,息驾思云关。

垦石密松桂,结屋珍茅菅。

生烟纷漠漠,激流散潺潺。

山石浮寿色,涧木荣欢颜。

览物有真意,抚节惊循环。

悠然千载情,俨若盘石间。

眷焉欲晤语,古人何当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泛舟西溪

万山倒沧浪,一叶凌嵯峨。

嵯峨为飞舞,翠影如婆娑。

轻阴散雨足,净绿生圆波。

人间碧海幻,老眼青铜磨。

风云几千古,办此雨一蓑。

溪南有幽人,鼓棹前山阿。

烟深渺无处,月色浮松萝。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