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山四颓,危槛俯晴春。
川气生不极,翠润流衣巾。
林阴起薄暮,酒色生微醺。
歌声忽落谷,惊归欲飞云。
不详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山川含太古,风气如未开。
中有幽栖人,日暮斸苍苔。
吾胸素羲皇,人世不可谐。
此地复何地,恍若登春台。
山扃掩对峙,石径迷萦回。
桑麻连水竹,屋宇依山崖。
燕南避世谣,千古知我怀。
横渠百世师,一区竟相乖。
知音得元老,龙门有遗斋。
贱子孤旅人,念此良悠哉!
于世岂有望,居山亦无媒。
举杯对山灵,欲去仍徘徊。
他年要胜迹,此驾当招来。
乘春奋幽潜,观化登丘山。
哀淙闻远壑,息驾思云关。
垦石密松桂,结屋珍茅菅。
生烟纷漠漠,激流散潺潺。
山石浮寿色,涧木荣欢颜。
览物有真意,抚节惊循环。
悠然千载情,俨若盘石间。
眷焉欲晤语,古人何当还。
万山倒沧浪,一叶凌嵯峨。
嵯峨为飞舞,翠影如婆娑。
轻阴散雨足,净绿生圆波。
人间碧海幻,老眼青铜磨。
风云几千古,办此雨一蓑。
溪南有幽人,鼓棹前山阿。
烟深渺无处,月色浮松萝。
壬申秋大水,一雨乃孤注。
九年锱寸积,曾未办朝露。
陂塘此何日,还我沧洲趣。
夜来云初作,期待一如故。
既闻渐成阵,尚谓行且住。
甫寸惊已狂,及犁叹无数!
平明报三尺,感激泪将雨。
玄功亦雄哉,回旋易指顾。
呼酒欲鲸吞,哦诗有神助。
区区喜与忧,岂为一饱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