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四首(其三)

常怪栖栖杜少陵,愁篇苦句每相仍。

只今世故多离乱,欲写艰难愧未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祎所作,名为《漫兴四首(其三)》。诗中,王祎表达了对杜甫的深切感慨与敬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在面对世事变迁时的无力感和遗憾。

首句“常怪栖栖杜少陵”,王祎以一种疑问和感慨的语气,提及了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这里的“栖栖”形容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生活困顿,但依然坚持创作,留下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诗歌。王祎通过这一句,既表达了对杜甫坚韧不拔精神的钦佩,也暗含了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接着,“愁篇苦句每相仍”进一步描绘了杜甫诗歌的特点——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愁绪和对人生苦难的深刻体悟。王祎在这里将杜甫的诗歌风格与自己的感受联系起来,暗示了自己在创作时也深受类似情感的影响。

后两句“只今世故多离乱,欲写艰难愧未能”,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状时的内心感受。王祎感叹当下的世事纷扰,充满离乱与动荡,而他作为诗人,虽然渴望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这些艰难时局的感受和思考,却自感力有未逮,无法完全捕捉和传达出那种复杂的情感与现实的全貌。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谦逊态度,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杜甫的创作精神与自己的创作体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先贤的崇敬之情,以及在面对时代挑战时的自我反省和无力感。王祎的《漫兴四首(其三)》在艺术上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敏感洞察,是元末明初文学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收录诗词(324)

王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 字:子充
  • 籍贯:义乌来山

相关古诗词

漫兴四首(其四)

天边消息杳无期,独立苍茫有所思。

总说梅花春意早,几时还到北边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寄赵子将二首(其一)

又见东风绿柳丝,客怀长是怨春期。

休文腰瘦成何事,未必风流只为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寄赵子将二首(其二)

怜君落魄不堪羁,笑我如君不我痴。

世事只今如戏剧,也甘晦迹向明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宗原常医卷

传家自有回銮疏,择术深攻素问篇。

莫道史迁今日少,仓公同传待他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