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渡

移舟泊纡岸,散步循平矶。

荒林隐茅屋,势与陂涧欹。

吠犬向人踔,篱荭含晓滋。

少憩坐临槛,材姥蓬发炊。

索茗苦味涩,渴甚焉敢辞?

所幸足遐领,翛爽皆生机。

层峦豁遥黛,朗朗如列眉。

水阴上微歙,木蔼深难窥。

回帆影倏动,孤鸟惊高飞。

嗟余海滨士,频年中道驰。

浮瓠信无定,托萍忽在兹。

尘心局幽侧,愧与江湖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渡过蜀山时所见的自然风光和内心感受。首句“移舟泊纡岸”,以动态的舟行引出静止的泊岸,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接着,“散步循平矶”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漫步于岸边的情景,通过“平矶”二字,既展现了地形的平坦,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

“荒林隐茅屋,势与陂涧欹”两句,通过“荒林”、“茅屋”、“陂涧”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充满野趣的乡村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荒凉感。接下来,“吠犬向人踔,篱荭含晓滋”描绘了清晨的乡村生活场景,狗吠声与晨露交织,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少憩坐临槛,材姥蓬发炊”则将视角转向了人物,通过一位老妇人在门前生火做饭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温馨与和谐。然而,诗人的内心却并不完全满足于此,“索茗苦味涩,渴甚焉敢辞?”一句,表达了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对当前处境的些许不满。

“所幸足遐领,翛爽皆生机”两句,诗人转而赞美眼前的自然景色,认为即使是苦涩的茶水,也因身处如此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中而变得甘甜。他欣赏着层层叠嶂的山峦,仿佛它们是连绵不绝的黛色眉毛,水面上的微光闪烁,树木茂密,难以窥见深处的秘密。

“回帆影倏动,孤鸟惊高飞”描绘了船行水面,光影交错,一只孤鸟被突然的声响惊起,高飞远去的场景,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最后,“嗟余海滨士,频年中道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长期奔波在外,远离家乡的感慨,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浮瓠信无定,托萍忽在兹”则以瓠(葫芦)和萍(浮萍)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此刻偶然停留的感受。“尘心局幽侧,愧与江湖期”则是诗人对自己世俗之心的反省,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境遇的反思。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空山

空山风夜起,众籁战虚声。

大气自摩荡,我怀相拒迎。

难呼群梦觉,谁使不平鸣?

独立探元化,苍云满太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郑明经乔迁之山左二章(其一)

无端橐笔走他乡,消尽雄心两鬓霜。

豪辨惊人原是郦,暮年作客总怜王。

天边白雁愁秋雨,眼底黄河送夕阳。

倘向五峰寻旧碣,未须交臂失灵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郑明经乔迁之山左二章(其二)

河山万里雁东翱,石掌嵯峨接汉高。

三观曙收天阙雾,五松寒答海门涛。

漫容停辙悲歌凤,好与游仙快策鳌。

记取滋阳驱马地,桃花春雨满征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北风吟

是何惨慄何蹶张,若十万军驱咸阳。

涛声泄虚尾闾动,尘头匿日天门荒。

烟莎蛰根木叶尽,饥鸿折翼哀鸮翔。

肃然万户警宵火,但思一息回阳光。

上苍煊赫正刑赏,雷迅电怒皆吉祥。

无或践理顺时命,力贪雨露宁非殃?

所悲饿殕塞衢陌,甚于兵燹相击?。

金钱满地等灰楮,白肉成骨白骨黄。

谁家楼阁在云杪,清歌如雪笙管飏。

穷生力拙徒悒怏,举杯且酬梅花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