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雁过妆楼.琴砚是宾石所赠

晕墨凝香。诗魂化、犹依片玉琳琅。

半规蕉叶,凉信暗剪秋霜。

泪眼研愁书懒寄,更无梦约紫泉庄。黯情伤。

广平似石,特地回肠。

红丝当时共炙,借锦笺镂笔,写怨宫商。

断纹何许,年少惯倚疏狂。

而今赏音漫索,但目送西风归雁行。

相思处,在翠蟾铅水,盈盈一方。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友情与艺术的深刻感悟。词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使得情感表达更为生动和深邃。

“晕墨凝香”,开篇即以墨香渲染氛围,暗示了艺术创作的氛围与情感的交融。“诗魂化、犹依片玉琳琅”一句,将诗人的灵魂比作珍贵的玉石,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半规蕉叶,凉信暗剪秋霜”,通过蕉叶的半圆形状和秋天的霜冷,营造出一种凄清的季节感,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泪眼研愁书懒寄”,词人以泪眼研磨墨汁,却因愁绪而懒得寄出书信,这一细节透露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更无梦约紫泉庄”,进一步强调了词人与友人的离别与思念,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接下来,“黯情伤。广平似石,特地回肠”几句,通过对比广平(可能指友人)的坚韧与自己的情感波动,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哀伤。“红丝当时共炙,借锦笺镂笔,写怨宫商”,回忆起与友人共同创作的美好时光,通过红丝、锦笺、镂笔等意象,描绘了艺术创作的热烈与情感的抒发。“断纹何许,年少惯倚疏狂”,感叹岁月流转,青春不再,年少时的放纵与自由已成过往。“而今赏音漫索,但目送西风归雁行”,表达了词人在寻找知音的艰难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相思处,在翠蟾铅水,盈盈一方”,最后以月光下的池塘为背景,寄托了词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与祝福。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友情、艺术与时间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新雁过妆楼.冰簪

漏咽铜签。飞琼过、瑶笄误落雕檐。

峭风寒剪,新意幻出纤纤。

镂雪镌霜帘影下,镜台未怯晓晴占。溜痕添。

悄移凤蜡,珠颗教衔。

犀椎敲来尚惜,衬绮疏翠幌,碧润偷拈。

弄妆呵手,春恨暗触晶奁。

鬟云更谁试插,但著指、防他清泪淹。

芳魂去,待化成娇玉、花香一篸。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诉衷情

芳径。人静。帘外影。晓朦胧。花信早。颠倒。任春工。

莺语隔房栊。匆匆。画楼今夜风。是残红。

形式: 词牌: 诉衷情

诉衷情

锦幔。斜巷。春意懒。篆香微。人去后。杨柳。又如丝。

无语对花枝。依依。小园蝴蝶儿。恨来时。

形式: 词牌: 诉衷情

思佳客

检点娇红瘦几分。含情重问可怜春。

谁教南浦愁中絮,却化西楼梦里云。

吟翠管,步香尘。小栏花影易黄昏。

后来怕见初弦月,才学蛾眉便学颦。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