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桐已参天柏已苍,昔年曾见似人长。
树犹如此人休怪,宾主相逢鬓各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开头两句“桐已参天柏已苍,昔年曾见似人长”,通过对树木的形容,展现出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意境。这里的“桐”与“柏”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独立,而“参天”、“苍”则描绘了它们随时间的推移而达到的一种高度与老成。诗人通过昔日见到的树木,如今仍旧长存,暗示了对逝去岁月的回忆。
接着两句“树犹如此人休怪,宾主相逢鬓各霜”,则是从自然景物引出了人世间的情感交流。诗中提到“树犹如此”指的是树木依旧如昔日一般,而“人休怪”则表达了对人们对于时间流逝的惊讶与不解。最后,“宾主相逢鬓各霜”,描绘了一种情谊随着时光渐渐消退的情景。在这里,诗人的友人之间虽有偶尔相遇,但彼此头上的白发却已然增多,象征着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痕迹。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透露出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人间情谊难以长久保持等哲理的深刻感悟。
不详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何处移来薝卜花,琢成玉叶静无瑕。
天香不合人间有,只是祇园居士家。
眼前风景似襄阳,松柏参天竹满岗。
鶗鴂一声春欲去,雨催新杏渐娇黄。
三年漂泊老荆州,重过淮安旧驿楼。
地上谪仙天上去,故来萧寺想风流。
早讶年年狂士来,每来亭上独徘徊。
山应又喜添知己,去后山容似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