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日殆欲寝,黄花能起予。
妙香来枕上,正色立霜馀。
护外劳编竹,培深更荷锄。
收功归我枕,洗眼读残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温馨画面,展示了农人勤劳和自然之美。诗人通过对黄菊花的种植过程的细腻描述,表达了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白日殆欲寝”一句,以日光西斜作为背景,描绘出时间接近傍晚的情景。接着,“黄花能起予”则显示诗人被黄菊的芬芳所吸引,这里的“起”字蕴含着诗人情感的激动和对自然之美的呼应。
第三、四句“妙香来枕上,正色立霜馀”,通过黄花的香气如同枕边清泉般轻拂而过,以及色彩在晨露中显得格外鲜明,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
“护外劳编竹,培深更荷锄”两句,描写了农人的辛勤劳作。这里的“护外”指的是保护黄菊免受外界伤害,“劳编竹”则是用竹篱笆来圈住花圃,而“培深更荷锄”则展示了农人对土壤的精心培育和锄草,以确保黄菊健康成长。
最后两句“收功归我枕,洗眼读残书”,诗人在完成了一天的劳作后,回到家中,枕上休息。同时,“洗眼”一词常用来比喻清醒地观察事物,这里则是指诗人在阅读前先清洗双眼,以示对知识的尊重和渴望。而“读残书”则表明诗人即便是在劳作之余,也不忘学习和积累知识。
整首诗通过黄菊这一植物,勾勒出了一个既勤劳又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美好的农人形象,以及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不详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夜到甘泉捷,光摇建晓魁。
唐家方再造,汉德已重开。
太史书云后,群公贺雪回。
十行宽大诏,早晚出银台。
梦获生花笔,祥开视草儒。
奉天专仰陆,元祐只传苏。
莲影光分烛,丝纹细结絇。
禁中颇牧在,夙夜赞神谟。
闻道催宣召,传呼入翰林。
堂高初上玉,带重更垂金。
烦悉周公诰,丁宁葛亮心。
调元知有日,天意向君深。
使星入蜀动佳占,幕府谟谋要子参。
天下兵戈连岁月,朝廷根本在西南。
路经九折休回首,事考三分小驻骖。
想见梅黄飞雨里,前旌已在百花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