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端材以宣谕属官入川

使星入蜀动佳占,幕府谟谋要子参。

天下兵戈连岁月,朝廷根本在西南。

路经九折休回首,事考三分小驻骖。

想见梅黄飞雨里,前旌已在百花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让星星指引进入蜀地,预示着吉祥的征兆,幕府的重要决策需要你的参与。
全国的战乱持续多年,朝廷的根基深深扎根在西南之地。
行经曲折的山路时不要回头,考察事情需详尽,暂且停下马车稍作停留。
想象那梅花盛开、细雨纷飞的时节,前方的旗帜已经飘向百花潭边。

注释

佳占:吉祥的预兆。
幕府:古代政府或军府。
西南:地理位置,这里指四川地区。
九折:形容山路曲折,九折十八弯。
三分:古诗中的夸张说法,表示详细考察。
梅黄:早春梅花初黄的景象。
百花潭:成都著名的景点,位于锦江河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翌的作品,名为《送王端材以宣谕属官入川》。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述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对友人的祝愿,表达了对远去他乡的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职责的期许。

“使星入蜀动佳占”一句,以“使星”指代出行的人,开篇便显露出一种预兆和命运的色彩。蜀地在古代往往是边远之地,对于出发者而言,有着某种未知与挑战。

“幕府谟谋要子参”则展现了对友人职责所需智慧和判断力的肯定,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在新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为朝廷的决策提供支持。

接下来的两句,“天下兵戈连岁月,朝廷根本在西南”,反映出当时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战争连绵,国家的根基和希望寄托于偏远但战略要地的西南地区。

“路经九折休回首,事考三分小驻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期望。在曲折的道路上,希望朋友能有所成就,即使是小小的停留,也值得庆幸。

最后两句,“想见梅黄飞雨里,前旌已在百花潭”,则充满了对美好景象的向往和对友人早日成功的祝愿。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如同春天百花盛开时那般,在逆境中也能展现出自己的光彩。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通过其深厚的情感与对职责的郑重态度,表现出了宋代文人特有的风范。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送邓清臣之行在

老去何嫌雪满颠,放怀惟与子周旋。

起趋吴越时难得,上继张余理必然。

岭海断云归雁底,江湖春浪白鸥前。

故人相见问今我,雨笠烟蓑事力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杨亨仲还建康

湖海重相面,干戈早脱身。

亦知怀琰琬,宁肯就风尘。

船泛东吴夜,梅寻故国春。

毛锥有持护,如子岂长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杨倅致政还乡

交说纷纷不惮烦,要公小驻北归辕。

三休恐负名亭意,二去吾宁顾子言。

快指柴桑还我里,遥瞻神虎到君门。

画图史笔俱张大,又得杨家一巨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苏判院赴江东辟

春风桃李正开花,客路江山亦可嘉。

白鹭洲前浪山起,乌衣巷口夕阳斜。

一星终矣君重往,四壁萧然我独嗟。

元祐子孙今用尽,如公岂合在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