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城中募兵有感(其一)

调发年多籍半空,虎符招补至闽中。

庄农戎服来操戟,太守儒装学拍弓。

去日初辞乡树绿,到时愁见戍旗红。

募金莫作缠头费,留制衣袍禦北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服役多年,户籍几乎空无,被调派到福建补充军队。
农民穿着军服手持长戟,太守身着文士服装学习射箭。
离开家乡那天,树木正绿,抵达时却见戍旗飘红,心中充满忧愁。
募集来的金钱不要作为赏赐之用,应留下制作衣物以抵御北方的寒风。

注释

调发:调动派遣。
籍:户籍。
半空:几乎空无。
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
闽中:福建省。
庄农:农民。
戎服:军服。
操戟:手持长戟。
儒装:文士服装。
拍弓:学习射箭。
去日:离开的日子。
乡树绿:家乡的绿色树木。
戍旗红:戍守的红色旗帜。
募金:募集来的金钱。
缠头费:赏赐或贿赂。
制衣袍:制作衣物。
禦北风:抵御北方的寒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争与和平生活之间矛盾的心情。"调发年多籍半空"一句,透露出兵役频繁,民生凋敝的现实;"虎符招补至闽中"则显示了中央对地方军事力量的控制与补充。

接下来的两句"庄农戎服来操戟,太守儒装学拍弓"描绘了一幅士兵由平民转变而成的景象,以及官员们学习军事以应对战乱的情形。这表明了战争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去日初辞乡树绿,到时愁见戍旗红"则是诗人对于离开家园与再次见到军营景象之间情感的转变。这里"绿"与"红"形成鲜明对比,"绿"代表和平安宁,"红"则带有战争、血腥的色彩。

最后两句"募金莫作缠头费,留制衣袍禦北风"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中的无谓消费以及物资浪费的不满,同时也反映出生活在战乱中的人们不得不适应严酷环境的情形。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的景象,以及士兵与民众之间关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破坏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怀念。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祥应庙优戏甚盛二首(其二)

巫祝欢言岁事详,丛祠十里鼓箫忙。

衣冠优孟名孙□,□□□□□□□。

□□阏氏成妒妇,幻教穆满作□□。

□□□□□□□,何必区区笑郭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闻祥应庙优戏甚盛二首(其一)

空巷无人尽出嬉,烛光过似放灯时。

山中一老眠初觉,棚上诸君闹未知。

游女归来寻坠珥,邻翁看罢感牵丝。

可怜朴散非渠罪,薄俗如今几偃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闻黄德常除德安倅

幕下相从若弟兄,当年曾悔误谈兵。

足行江北生重趼,发为山东白几茎。

病拥琴书专一壑,老携檄笔赴孤城。

暮云不见关山路,空有天涯故旧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闻喜宴李教君瑞不赴小诗赞美

脍人肝与采山薇,举世营营为饱饥。

始信洋洋而逝矣,已烹鹢鹢复哇之。

伏雌雉亦防身害,畴昔羊能兆祸基。

独有广文君卓识,残杯冷炙也牢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