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淡交行》由明代诗人朱可贞所作,通过对比“黄金”与“友谊”的价值,以及“桃”与“哀”的象征意义,深刻揭示了友情的真谛和世态炎凉。
首句“盍簪高谊凌千载,君子之交淡如水”,开篇即以“高谊”与“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对比,强调了真正友谊的珍贵与持久,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接下来,“青松白日表同心,车笠死生原不改”进一步描绘了友谊的坚定与忠诚,如同青松在阳光下展现其坚韧不拔的本色,无论生死,友谊不变。
“穷途雨雪涨连天,桃也何如哀也贤”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了人生的艰难与世态的炎凉,而“哀也贤”则表达了对真正贤者之交的推崇。诗人劝诫朋友“勉君策步阳台上,饿殍甘埋落木边”,意在提醒在困境中仍应坚守友谊,不因物质的匮乏而改变初心。
“今古信心原有几,把臂之言犹在耳”表达了对古代友情的怀念与对当今世态的感慨,强调了真诚与信任的重要性。接着,“朱张岂为友黄金,黄金欲尽酬知己”通过对比“黄金”与“友谊”,突出了友情的价值远超物质财富,真正的友谊不应以金钱衡量。
“播州路比柳州长,有母那堪入瘴乡”这一句,通过地理环境的恶劣,比喻人生旅途的艰辛,尤其是当亲人面临危险时,友情显得尤为重要。“烽火临关不忍去,胡贼闻之亦断肠”则展现了在国家危难时刻,朋友间的相互支持与牺牲精神。
最后,“古来友谊传青史,鲍肆兰房随所与”总结了友情的历史地位,强调了友谊的纯洁与高尚。诗人通过“世上悠悠轻薄儿,波澜翻覆嗟云雨”表达了对浮躁世态的批判,以及对淡泊名利、真诚相待的友情的向往。“宁论隙末且凶终,人心安可兽心同”则强调了人性中的善良与忠诚,即使在困难时刻,真正的友谊也不会改变。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赞美与对世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真正友谊的珍视与追求,同时也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