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青原山常不轻

吾舅每谈方外友,吃吃醉吟长在口。

李侯佳句往往有,示我不轻诗数首。

江湖愿见非一日,岂有闻名不相识。

路头且向郁孤台,却傍钓台深处回。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舅舅常常谈起那些超脱世俗的朋友,他们醉酒后吟诗的情景时常挂在嘴边。
李侯的优美诗句时常出现,他曾经给我展示过几首,显得他对诗歌非常重视。
我渴望与他在江湖中相见已非一日,怎会有只闻其名而不识其面的情况。
暂且先去郁孤台,然后再绕到钓鱼台的深处,我想在那里与他会面。

注释

吾舅:我的舅舅。
方外友:超脱世俗的朋友。
吃吃:形容醉态。
李侯:指李姓的朋友。
往往:常常。
轻诗:轻易地写诗。
江湖:指广阔的世间或社会。
闻名:名声。
相识:认识。
路头:路途的起点。
郁孤台:地名,古代建筑。
钓台:钓鱼的地方,可能也是某人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寄青原山常不轻》。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朋友常不轻的深深思念和期待。首句“吾舅每谈方外友”描绘了舅父常常提及这位超脱尘世的朋友,形象生动。接着,“吃吃醉吟长在口”通过拟声词“吃吃”,形象地刻画出常不轻醉酒吟诗的情景,仿佛他的诗句已深深印在诗人心中。

“李侯佳句往往有”一句,暗示常不轻的诗歌才华出众,他的诗句优美动人。“示我不轻诗数首”则表达了诗人收到常不轻赠予的诗篇,对其作品的珍视和赞赏。诗人感慨“江湖愿见非一日”,表达对与常不轻相见的渴望,强调他们之间的友情深厚。

最后两句“岂有闻名不相识”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认为即使久闻其名,也希望能有机会亲身结识这位文人墨客。而“路头且向郁孤台,却傍钓台深处回”则设想了一幅与常不轻在山水之间相遇的画面,寄寓了诗人对相聚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描绘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诗歌的热爱,展现了诗人与常不轻之间深厚的友谊。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寄施进之

我游尖峰回,一步成数憩。

仰攀松夭矫,俯睨石赑屃。

路穷入平野,飞鸟迎决眦。

庐舍半茅瓦,阡陌相栉比。

谓皆耕稼徒,不复问名字。

那知君子居,乃在青山际。

听君谈所宅,悟我曾略至。

时犹未识面,岂得漫通刺。

都城一邂逅,草木同臭味。

我旋反林栖,君适寓古寺。

肯来稚子师,历岁殆逾二。

既均手足亲,又笃朋友义。

去年君还归,城闉直童骑。

楮生分草馀,鲟鲊动食指。

今年我属疾,故旧多遐弃。

愧君不惮劳,冲暑到溪次。

买肉烹伏雌,芼姜仍著豉。

无资鹿脯求,竟是猪肝累。

以我病苦渴,榴实富汁滓。

累累解包裹,其大盖绝市。

劝我养形神,勉我进药饵。

裴回昼难别,展转宵失寐。

分携六十日,顾我病祇尔。

虽云间何阔,恋恋曾莫置。

惟君名家驹,少日便千里。

赋成惊老生,谓敌相如谊。

姜侯号博学,无忌称酷似。

我尝叩疑阙,应答罔不记。

江流滥觞来,层台累土起。

如君之于学,何但一第已。

独闻家素贫,慈亲下妻子。

躬耕不自给,负米常远致。

愿君力勉旃,事固有堂陛。

高贤昔未遇,勤苦类如此。

我行下吴会,破蠹且料理。

念将一过君,薄酒期共醉。

又恐饭与刍,未免为君费。

不然君即我,会于章老氏。

素书久不往,往亦难尽意。

诗以道鄙怀,因焉论夙契。

形式: 古风

寄秋怀(其七)

几欲相酬答,诗情了不关。

携从五溪远,直过洞庭宽。

叹我终成累,多君不可删。

黄昏伫立久,云尽觉无山。

形式: 五言律诗

寄贺周子充除左相留正除右相王谦仲除参政

淳熙十六年,正月十九日。

雪馀雨更作,有客方抱疾。

忽传底处书,昏暮叩蓬荜。

问之何许人,乃是吾家侄。

书中道何为,除目报甲乙。

要令二父知,此意深所悉。

我方盘谷归,讵应闻黜陟。

虽云在田野,又可忘辅弼。

况于乡里贤,与夫旧连率。

及其先友家,投分亦颇密。

恭惟三君子,德盛难具述。

要皆由从官,以至秉政笔。

于今天下事,孰得复孰失。

仰思与夜继,想不遑暇逸。

置邮速传命,颂口当四出。

而我病不能,欲置还未毕。

要歌夔皋诗,称美宁敢溢。

愿观勋业成,公论斯可必。

曾闻鸟鸣春,气应还唧唧。

喜甚屐且折,忧深纬宁恤。

形式: 古风

寄徐斯远并成父弟

淅沥夜来雨,萧条林下秋。

因之忆我弟,重以思吾俦。

农工方鼎来,蚕事已告休。

得无阴寒妨,知复多寡收。

微官本为贫,中道成倦游。

洪波政稽天,险路新摧辀。

吾俦与我弟,既喜应见忧。

忧我困一箪,喜我归故丘。

付与有定分,短长宁自谋。

相期黄发保,共勉素风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