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徐斯远并成父弟

淅沥夜来雨,萧条林下秋。

因之忆我弟,重以思吾俦。

农工方鼎来,蚕事已告休。

得无阴寒妨,知复多寡收。

微官本为贫,中道成倦游。

洪波政稽天,险路新摧辀。

吾俦与我弟,既喜应见忧。

忧我困一箪,喜我归故丘。

付与有定分,短长宁自谋。

相期黄发保,共勉素风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昨夜细雨连绵,树林显得格外清冷凄凉。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弟弟,又让我想到了我的朋友们。
农民和工匠们正忙于丰收,蚕事已经结束。
担心阴冷的天气会影响收成,不知今年的收成会多还是少。
我这个小官本来就是为了贫穷而做,却在半路上感到厌倦了游走。
如今大河汹涌如天际,道路艰险,车子都快要损坏了。
我的朋友们和弟弟,他们看到我困境可能会担忧。
他们会为我生活艰难而忧虑,也为我回归故乡而欢喜。
命运早已注定,无论长短,只能自己去计划和应对。
让我们期待老年时能共同保持朴素的生活作风,相互勉励。

注释

淅沥:形容雨声细密。
萧条:形容景象冷落、凄凉。
忆:想起。
俦:同伴,朋友。
鼎来:形容丰收繁忙。
休:结束,完毕。
妨:妨碍,影响。
定分:命中注定,预定的命运。
黄发:指老年人。
素风:朴素的风尚,简朴的生活。

鉴赏

这首宋诗《寄徐斯远并成父弟》是赵蕃所作,表达了诗人夜晚听雨后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慨。首联“淅沥夜来雨,萧条林下秋”,描绘了秋雨连绵的夜晚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寂寥的氛围。接着,诗人由雨景引发对弟弟和朋友的思念,“因之忆我弟,重以思吾俦”,流露出对亲朋的深深挂念。

诗人关注着农事,提到农人正在忙碌,蚕事已结束,担心天气阴寒可能影响收成,“得无阴寒妨,知复多寡收”。他感叹自己的微小官职本为贫穷服务,却在半途感到厌倦,“微官本为贫,中道成倦游”。接下来,诗人自比洪波中的小舟,道路艰险,暗示自己仕途的坎坷,“洪波政稽天,险路新摧辀”。

诗人担忧友人和弟弟看到他的困境会忧虑,同时也表达出他们对自己的关心,“吾俦与我弟,既喜应见忧”。他告诉他们,生活自有其定数,个人的得失应自我权衡,“付与有定分,短长宁自谋”。最后,诗人期待晚年能与亲人共度,保持朴素的生活作风,“相期黄发保,共勉素风脩”。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寄莫万安

天生尤物为民瘵,荔枝奔腾自南海。

后来始说闽部采,亦有风人刺丁蔡。

嗟哉万安十室邑,橘比江陵梨号蜜。

尝闻旧日事苞苴,千数私家公百十。

莫侯为令知其然,罢献初从使者先。

其馀诟病置不问,贫友或乞捐餐钱。

忆昨追随秋政热,不但近公如玉雪。

别来已忽露为霜,当念相如多病渴。

形式: 古风

寄黄子耕

野寺已黄昏,高轩辱过门。

交游夫岂乏,情义独能敦。

我已家声愧,君今风气存。

一官何未试,多鸡亦成屯。

诗本吾家事,经从达者论。

明知有传受,未易测渊源。

近访湖边宅,犹馀涨水痕。

如闻江上郡,欲觅隐居园。

邂逅空题句,飘零难具言。

折梅无以赠,三嗅鬓霜繁。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寄婺州喻良能叔奇

我家入婺四十里,有竹参天山崛起。

寻常一过故人饭,长是驱车不停轨。

去年偶为逃暑留,禅房小憩清溪头。

君当适闽驻行李,遣骑问我安与不。

我闻君来固惊喜,君亦怪我穷不死。

殷勤竟辱怀刺先,我乃踉蹡成倒屣。

相看问我今何如,为言斑鬓甘泥涂。

君时新有阿兄戚,语及往事犹长吁。

君归匆匆莫可挽,剧谈未了风吹断。

赠君不直一钱诗,何以报之锦绣段。

明朝过君君且行,我思重别难为情。

劳君下马更握手,再三谓我频寄声。

别来仅可熟羊胛,含薰待春兰已发。

拟将采掇慰离居,路远何繇置君侧。

如君人才谁与俦,直谅岂下西京刘。

校雠秘府自能事,何乃传经濒海州。

吾君急贤每旰食,诏书取士到微仄。

君今未免滞周南,诸公贵人曷逃责。

愿君觅句勿自哀,清尊无事日日开。

未有白地光明锦,用作人间负贩材。

形式: 古风

寄曾运使

知名必曹刘,乃可暗中索。

无闻若我遭,过眼谁复忆。

如何十年后,姓名犹见识。

当时所陈诗,亦复能道说。

岂我能致然,先生自为德。

维时岁云莫,归路千山隔。

见公不三四,身已限南北。

迨兹去无由,乃悔来卒迫。

况今落蛮夷,公且天咫尺。

犹拟信州船,看竹茶山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