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官祷雨信精诚,便觉丰年遍远坰。
缫茧齐头丝卷白,插秧随手稻翻青。
行篘秫酒酣天禄,益长香芽发地灵。
守令爱民须表里,君其为纬我为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官在干旱时节虔诚祈雨的情景。开篇“长官祷雨信精诚,便觉丰年遍远坰”两句表明长官的诚意感动了天地,以至于祈雨成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这不仅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也体现了长官对百姓福祉的关怀。
“缫茧齐头丝卷白,插秧随手稻翻青”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雨后农事的繁忙景象。缫茧即是将稻谷捆扎起来,丝卷白则是指稻穗被雨水滋润后变得更加洁白和饱满;插秧时,手中稻秧随之翻滚,显示了农事的紧迫和希望。
接着,“行篘秫酒酣天禄,益长香芽发地灵”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恩赐的感激以及对农业生产的美好预期。行篘即是指行走在田间的小路,秫酒是一种用糯米和草木制成的酒,酣天禄意味着大自然的恩惠;益长香芽发地灵,则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作物生长繁荣,与大地的神灵相通。
最后,“守令爱民须表里,君其为纬我为经”两句则从官员的角度出发,强调了作为一名守土之责的官吏,对待百姓应如同对待自己的骨肉一样,既要外在的行为(表)也要内心的真诚(里)。君指的是统治者,而纬和经则是织物中的横纱和竖纱,意味着诗人作为地方官员,要像织造布帛中的纬线和经线一样,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这首诗通过对祈雨后的景象的描写,以及对农业生产和民生关怀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追求。
不详
身坠千峰不自知,尚修故事水之麋。
真居峻岭崇山下,又过绿阴青子时。
幻出流觞共顷刻,款留归棹展娱嬉。
史君澹泊随民乐,先赋丰年一首诗。
才通香火上高穹,雨脚随收不见踪。
岂但五民保狼戾,也缘造物相龙钟。
连山柿栗难胜摘,入市禾麻乍出舂。
一饱可期秋酿熟,青山绿水即过从。
帘阴不捲漏乌迟,数朵庭萱也自菲。
公退万缘俱谢绝,心空一气自知归。
但期菽粟令民足,未觉诗书与愿违。
闻旱问龙求一雨,乘凉约客扣岩扉。
倚阑一览兴无边,好举尊前药玉船。
一水云昏失罗带,万松风偃舞钧天。
早评月旦参群彦,老上霜鬓近十年。
解后登临都乐事,酣馀争恐史君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