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棠陵子的隐士形象,他毅然决然地离开官场,遁入山林,种植棠树,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诗中以“虬柯兽石捍重关,玄雾苍烟杳何许”两句,生动描绘了隐居之地的神秘与险峻,隐喻了棠陵子内心的坚定与孤独。
接着,“徵书昨日下岩搜,猿鹤山灵尽仓遽”两句,通过朝廷征召与自然界的反应,反衬出棠陵子对官场的决绝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一枕华峰梦不成,恨望青山别云侣”则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无法实现的遗憾与不舍,以及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情感。
后半部分,“君不见版岩物色来图中,大泽羊裘更深遇”两句,转而描述另一位隐士的故事,强调了隐逸生活的普遍性和对自由的共同追求。“才高未许沦幽荒,造物亦忌非其处”则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人在不适合的环境中难以施展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某种公正与选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两位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由、自然与理想的追求,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挣扎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