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严嵩所作,名为《昌平学宫傍有刘谏议祠翰林诸寮陵祀则寓止祠下予昔备员史官尝两至焉追忆旧游简吴学士王徐二太史(其二)》。诗中提到的“谢公墩”和“贾传井”,以及“祠前柏”和“玉树”、“金莲”等意象,都营造出一种历史与自然交织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首联“谢公墩尚在,贾传井依然。”以“谢公墩”和“贾传井”两个地点的存留,暗示了历史的延续与变迁。接着,“问讯祠前柏,怀予系马年。”诗人通过询问祠前的柏树,回忆起自己当年在此系马停留的时光,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
颔联“并游看玉树,分直想金莲。”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的情景,玉树与金莲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
颈联“巳是仙凡隔,衰庸愧后贤。”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仙凡之别意味着世事的变迁,表达了对自己年华老去、能力平庸的自省,同时也对后来的贤才表示敬仰与期待。
尾联“衰庸愧后贤。”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自身能力不足的自责,以及对后辈贤才的期许,体现了其谦逊的态度和对未来的展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追忆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对友情的珍惜、对自我能力的反思以及对未来贤才的期待,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内涵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