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刘幼云编修廷琛题九峰读书图

大冠高盖黄尘底,晚得刘侯差自喜。

一卷匡庐独往图,悄然著我千岩里。

金华贵人一字无,佩玉鸣裾工走趋。

仕宦不达坐读书,君之此计愚且迂。

山中花开酒应熟,卖书来问东家屋。

我亦平生江海心,岁晚从君喂黄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刘幼云编修廷琛在九峰读书图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以“大冠高盖黄尘底”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刘幼云的外在形象,暗示其身份地位。接着,“晚得刘侯差自喜”一句,表达了对刘幼云晚年获得此图的喜悦之情。

“一卷匡庐独往图,悄然著我千岩里”两句,通过描述刘幼云独自游历匡庐的场景,以及这幅图如何融入千岩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暗示了刘幼云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接下来,“金华贵人一字无,佩玉鸣裾工走趋”两句,对比了刘幼云与“金华贵人”的不同,强调了刘幼云选择读书而非仕途的智慧与坚持,体现了他对内心世界的重视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仕宦不达坐读书,君之此计愚且迂”两句,是对刘幼云选择读书而非追求官场成功的肯定,认为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即使在他人看来可能有些愚昧或不合时宜。

最后,“山中花开酒应熟,卖书来问东家屋”描绘了刘幼云在山中生活的惬意情景,他不仅享受自然之美,还乐于与人交流,通过卖书来了解外界,体现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我亦平生江海心,岁晚从君喂黄犊”则是诗人对刘幼云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共鸣,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刘幼云生活方式的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幼云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和生活哲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生活方式的认同和向往。

收录诗词(263)

李希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人日诗叠前韵再作一首

骑马京华旅食春,草堂人日又兹辰。

花前雁后归无计,雨横风狂事更新。

广武谣应同阮籍,郊居赋已示王筠。

鬓丝愁寂依禅榻,不用腰缠十万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孤雁

洞庭春花已堪把,并门雪飞仍没马。

将寻天路访重华,南北驰驱汗流赭。

孤雁哀鸣始欲翔,岂知矰缴背人张。

白凫朱凤皆饥死,莫向江湖觅稻粱。

形式: 古风

暮上江亭望西山

江亭晚色静娟娟,灵璅森沈落照边。

乱后河山仍处处,春来花鸟自年年。

故人忆别初寒外,南雁相逢卧病前。

拟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乘兴入蓝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两江总督李勤恪兴锐挽诗

幕府承平一梦过,重来衰疾对山河。

中兴耆旧风流尽,晚岁功名驾驭多。

辈行同时皆显要,传闻故事有淆讹。

吞吴志在身先死,呜咽江声恨未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